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江山千余蜂农春节忙学新技术
· 妇女趁春光学农技
· 慈溪企业“破壁”增收3亿元
· 定人定时进村
为村民服务
· 天目山护林用上“电子眼”
· 一台刻字机富了一个村
· 文明旅游,离你我还有多远?
· 司机谨防长假疲劳综合征
· 保洁员才上岗
又担心下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标准如“蜜”引来各地养蜂人回乡“逐食”
江山千余蜂农春节忙学新技术
  本报江山2月24日电 (通讯员 姜小武 郑积亮 记者 严元俭) 今天,江山市蜂农余良田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前往他设在内蒙古赤峰市的养蜂场。在他的行李中,有一册新编的《江山蜂产品系列标准》、一本厚厚的笔记簿。余良田笑着说:“这次从千里之外赶回,说是回家过年,其实更重要的是回来学习养蜂标准化技术。笔记簿里的内容,全是春节期间在家乡参加有机蜂产品标准培训的学习记录。”

  江山现有4000多人在全国各地养蜂。近年来,随着各地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内国际市场对蜂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技术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江山养蜂产业化协会根据蜂产业的发展趋势,编写了《江山蜂产品系列标准》。这一新标准通过国家权威部门审定后,江山养蜂协会决定对蜂农开展培训,并通过手机信息平台,通知了在全国各地的江山蜂农。

  “新标准”如“蜜”,引得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江山蜂农,纷纷赶回家乡学习“新标准”。由于路途遥远,不少蜂农过去几年难得回家一次,今年春节前后,江山蜂农却出现了“返乡热”,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有1300多名蜂农冲着学习蜂产品新标准技术,从全国各地返回江山。针对这一情况,江山养蜂产业化协会和省蜜蜂产业协会联合举办了全省蜂业发展论坛,论坛专门为蜂农开辟了蜂产品质量和标准技术培训课程,对180多名蜂农进行了技术培训。江山千红养蜂联合社、恒亮养蜂联合社等近20家养蜂联合社都举办了有机蜂产品标准培训班,1200多名蜂农参加了培训。蜂农汪运兴专程从安徽赶回来参加培训,他说:“这样的培训很实用。我和浙江千红蜂产品有限公司合作5年多来,经常得到类似的技术指导,我的蜂产品质量越来越好,售价也越来越高。现在,我的蜂蜜、蜂王浆卖给公司的价格要比普通市场价高20%多。”

  有不少未能赶回来参加培训的蜂农,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新技术标准。贺村镇幸福村的邵根基是一名“退休”老蜂农,3个儿子分别在安徽、江西等地养蜂。现在,他成了儿子们的“培训二传手”:老邵把自己记得清清楚楚的笔记,复印后分别给3个儿子寄去。老邵还在信中叮嘱儿子们,有不懂的就打电话回来问。中国养蜂协会常务理事、江山养蜂产业化协会会长汪礼国说,平常有不少蜂农直接上门来咨询,这段时间,协会向上门的蜂农发放的资料已达1300多份,有的还打电话过来要求邮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