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江山千余蜂农春节忙学新技术
· 妇女趁春光学农技
· 慈溪企业“破壁”增收3亿元
· 定人定时进村
为村民服务
· 天目山护林用上“电子眼”
· 一台刻字机富了一个村
· 文明旅游,离你我还有多远?
· 司机谨防长假疲劳综合征
· 保洁员才上岗
又担心下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常山农村社区化步伐加快
保洁员才上岗
又担心下岗

  本报讯 (通讯员 廖小兵 饶贤福 记者 毛广绘) 才上岗半年,常山县天马镇元青口村保洁员刘玉珍就开始担心“下岗”了。63岁的刘玉珍说:“不是我干得不好,而是保洁员的岗位怕要取消了。”

  听刘玉珍细细讲来,笔者明白了原委。去年6月村里开始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刚开始,元青口村民没把这当回事。看到村民瓜子壳、甘蔗渣、塑料袋乱扔,刘玉珍总是提醒他们做好“门前三包”,可得到的回答却是“又不是城里,搞得这么干净干嘛”。结果是,从早扫到晚,村里的街道未必干净,倒是全村的19个垃圾箱干干净净。

  事情在去年8月有了转机。一次,一位村民在门前乱倒垃圾,还和上门做工作的村干部较劲。此事被县里曝光后,村里人都觉得“很没面子”。为此,村两委会成员和老党员组成督查小队,不定期地在村里转悠,见一个查一个,不留情面。

  刘玉珍说,现在元青口村村民不仅把屋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随地乱丢垃圾的情况也不见了。她这个保洁员现在基本上是干干垃圾转运的事。“照这样下去,真不知村里还要不要长期的保洁员。”

  面对刘玉珍的担忧,村支书郑贤平打消了她的顾虑:“真不设保洁员了,村里还需要护绿工,可以‘转岗’嘛。” 郑贤平说,村民卫生习惯好了,光干净不够,也要像城里人一样有绿地、休闲场所。现在,元青口村已建起2000多平方米的绿地,街道两旁也种上了桂花树、樟树。

  据了解,常山已有173个行政村实施垃圾集中回收处理,新建绿地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农村社区化步伐加快,单纯的农村保洁工作呈现向物业管理转变趋势。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