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综合新闻
3  4  
PDF 版
· 黄岩六千外出瓜农临行收“大礼”
· 江南等地将有中到大雨
· 杭州博物馆
春节人流量日均过万
· 龙灯开舞早
· 台州海警海巡联手成功营救落水者
· 中国国民党规划
4月中旬补选党主席
· 绍兴远程教育春节“菜单”丰富多彩
· “留在永康,年味比老家还浓!”
· 过年新花样 博客共分享
· 碧海仙山“守护神”
· 幽幽兰香报春归
·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
社保基金管理监督制度
· 旅客可自己选择喜欢的座位
· 今年银行开市特别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2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存压岁钱、还透支款、买理财产品……
今年银行开市特别闹
本报记者 金涛 通讯员 王 哲
  往年春节银行均无“战事”,今年却成了例外。自正月初四(2月21日)杭城各银行网点全面恢复营业以来,短短3天,便迎来一波波营业高峰。

  银行存款老少成“主角”

  今天上午10时许,家住杭州青春坊的小吴泓便和妈妈一起来到家门口的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把4000元压岁钱存入自己的“定期一本通”。春节期间,小吴泓随父母到老家湖州过年,走亲访友,到手了一些 “红包”,一回到杭州,就缠着妈妈帮她去存银行。小吴妈妈告诉笔者,今年特意给女儿开了个独立账户,专门用来存压岁钱,为的就是从小培养她的理财意识。据工行省分行营业部介绍,今年春节期间类似这样的“童子军”存压岁钱的还真不少,约占每天存款业务的1/3。

  节日存钱的人群中还出现不少“银发族”的身影。今天中午,笔者在中山中路上的建设银行中山支行,看到好几个窗口前都有老年人在存钱。刚存入5000元定期的原浙江麻纺厂退休职工张瑛乐呵呵地说,女儿尽孝心过年给了老俩口5000元钱,让他们去旅游。自己没舍得去,便来银行存了。过年期间,不少老人像张大妈那样拿到了儿女的“孝敬钱”,但老人们大都较“小气”,有钱也舍不得花,存入银行权当给儿女代为储蓄。

  自股市走牛以来,上银行存钱的中青年人就少了许多。但这两天不少中青年人上银行存钱却很巴结。一打听,原来节日期间不少家庭外出旅游、购物刷卡透支了,现在急匆匆赶来“还债”。

  理财产品市场提前“鸣锣”

  股市火爆,进一步降低了人们的储蓄意愿。眼看着储蓄频频向股市分流,银行不免为此着急上火。由此,春节期间银行从不开卖理财产品的惯例被打破。从正月初四恢复营业的首日起,杭城各银行即高调开卖自己的特色理财产品,趁着节日人们手头余钱较丰之机,抢喝新春理财产品市场的“头口水”。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率先点燃节日认购基金的“战火”,打破常规发售银河银信添利债券基金。由于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固定收益类品种,加上还可用不超过20%的基金资产参与新股申购。投资者购买后在节日期间照样可获得利息收入,并在基金正式成立之后,自动转换为基金份额。正因这一“卖点”,三天来该基金卖得相当不错,认购额甚至超过存款余额。

  与此同时,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节日期间也竞相登场。需要提醒市民的是,这轮理财产品明显不同于以往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多数收益与境内外概念股票表现挂钩或是直接投资申购新股的信托计划产品。像工行“稳得利”贺岁理财产品、建行“利得盈”人民币理财业务委托产品、华夏银行“人民币创盈1号”等均属新股申购型产品,主要投资于新股、非定向增发股票和新发行可转换股票债券的申购,起点金额均为5万元,追加金额为1000元的整数倍。而光大银行发售的“同赢三号”,其用于新股申购的资金比例更高达90%。这类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4%至10%,收益虽不及股票、基金,却远高于普通人民币理财品,而其风险又大大小于股票、基金,在当前股市持续向好、但风险也同步增加的背景下,十分适合风险意识较强、投资理念稳健的投资人群购买。

  (本报杭州2月23日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