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许多孩提时代在农村度过的中老年人,记忆里最挥之不去的温馨,莫过于春节期间浩浩荡荡的拜年活动了。
除夕夜,孩子们就开始盘算着第二天该到哪几户长辈、亲戚家里去拜年。那时,农村还看不上电视,没有春节联欢晚会的相伴,没有如今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但当零星的鞭炮声把人们吵醒后,孩子们的拜年就成了农村最动人的一幕。
穿上新衣去拜年,是农村孩子的一大心愿。以前经济条件没现在好,农村孩子往往只有在春节时才有机会穿上新衣服。过去的新衣服一般是在旧棉袄、旧棉裤外穿上一件新外套,外套总是做得特别宽大,节俭的妈妈希望能让成长中的孩子多穿上几年。这种布料粗糙的新衣,在那时已足以让孩子们热切期待了。为了让孩子在醒来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新年的快乐,妈妈总是把新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第二天醒来,孩子们就会迫不及待地起床,穿上梦寐以求的新装。
拜年可以得到礼物,是孩子们的另一个期待。同村人平时相互熟悉,孩子们到任何一家去拜年,只要喊一声“阿公”、“阿婆”、“叔叔”、“婶婶”,就会得到零食的馈赠。那些零食大多是农家自己种的、做的,有花生、瓜子、甘蔗等几种,偶尔得到的糖果,算是奢侈品了。
这种挨家挨户式的拜年,常常是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也有的跟小伙伴们一起。每到一家,长辈们总会笑脸相迎,随手抓一把零食,往孩子的口袋里塞。跑了三五家后,孩子们马上就赶回家里,把“战利品”往果盘里一放,根本顾不上招呼前来拜年的小伙伴,又匆匆赶往另外的阿公阿婆家去……拜年过后,相互比赛“战利品”,就成了孩子们另一个有趣的节目。
近些年从乡下来的一些亲朋好友说,这种拜年活动现在已被电话、短信拜年等新方式取代了。经济发展、农家富裕后,农村孩子已不再稀罕穿新衣吃零食了,没有了这种冲动,挨家挨户地串门拜年也就渐成过去了。这种流传于宁波农村千百年的年味,虽然渐渐淡去,但那脉脉温情,难道不值得回味,不值得唤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