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2月18日讯 (记者 肖国强 通讯员 孙银玲) “妈妈,一路顺风!”今天中午12点左右,11岁的施拓宇忍住在眼眶里打转的眼泪,依依不舍地向韩喜球挥手告别。匆忙过完除夕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韩喜球,今天启程飞往南非港口城市德班。
我国大洋考察始自上个世纪70年代。大洋考察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此前18个航次均是由男性科研人员担任首席科学家。1月8日从青岛港起航的远洋科考船“大洋一号”,执行第19航次科考任务。作为我国大洋科考史上的首位女首席科学家,韩喜球将负责这次第三航段的科学考察工作。在经过连续40多天的航行、科考之后,“大洋一号”已于1月16日停靠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进行休整补给。于是,她在今日赶赴德班,登船履新。韩喜球说,每年二三月份是印度洋海况最好的时候,第三航段主要在印度洋,主要目标是海底的热液硫化物。
38岁的韩喜球看上去文静瘦弱,却已经是第六次出海考察,她说:“我首先是科学家,然后才是女性。希望能尽快找到海底热液硫化物,送给全国人民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临行之前,她与家人一起过大年三十,多半时间却在忙着整理行装。她要给在海洋上过年的同事们捎去茶叶等新年礼物,留给儿子的礼物是5 册海洋探险小说。她说,孩子在想妈妈的时候就让他读读这些小说,就明白妈妈在海上干什么。
小拓宇说,在大年三十晚上,平常很少喝酒的妈妈和爸爸一起喝了葡萄酒,他也用葡萄汁给妈妈敬了三次“酒”。为了给妈妈送行,他上街买了一块30元钱的电子手表,作为送给妈妈的新年礼物:“妈妈当‘女首席’了,任务特别重,她在海上累的时候,看到我的手表就会想到我,肯定会高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