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绍兴网民情牵援非医生
· 上大学到底为了什么
· 受助学子
争当义工
· 海上过大年
· 烟花爆竹
是罪魁祸首
· 吸食新型毒品也要劳动教养
· 春节加班,补钱还是补休有讲究
· 丰富“年味”离不开亲情
· 陈浪同志逝世
· 张少甫同志逝世
· “空巢老人”过年不孤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春贺卡远寄非洲
绍兴网民情牵援非医生
  本报绍兴2月15日电(记者 周智敏) 今天,“绍兴E网”管理员金小玲,将凝聚着绍兴网民一片深情厚意的贺卡包装好,小心翼翼地交给快递公司。包裹的收件人是援助中非共和国的12位绍兴医生。

  “我们怕包裹太重,不敢寄太多的东西。但包裹虽小,它承载的却是绍兴老乡厚重的心意。估计到正月初四,援非医生就能收到这些贺卡了。”金小玲动情地说。

  说起这批贺卡,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去年10月,绍兴援非医疗队医生陈尧康,在“绍兴E网”上发了一个帖子,用生动的文字、精彩的图片,向绍兴网民展示了中非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他们的工作情况。

  陈尧康说,在中非上网,网速很慢,还经常断网。那里还经常停电,时时要受疟疾、艾滋病等疾病甚至战争的威胁。

  尽管条件艰苦,但医生们乐观向上,这让许多绍兴人深受感动。援非医生在绍兴的亲朋好友、单位领导,还有素不相识的网民,纷纷涌上网络,向他们问好,祝播撒爱心、播送友谊的使者们早日平安归来。短短的时间里,援非医生的帖子点击量达6.3万人次,跟帖达730余条。

  故乡的关爱,成了援非医生的精神支柱。一个网名叫“太阳下的雨”的医生动情地说,远在他乡,思念之情无时不在心头,“故乡人的亲情、友情,一定会是我们艰苦环境下工作的无穷动力。”“伊人雪”则说,看了那么多好心人回复,“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春节快到了,绍兴网民对援非医生的思念之情更为炽烈。当“绍兴E网”的管理员金小玲提议,用贺卡向援非医生致以新年问候时,得到了不少网民的响应。“把最深最真的祝福捎给他们,愿他们一切都好……”纸轻分量重,拿着一张张写着祝福话语的贺卡,金小玲觉得手中沉甸甸的。有一位网民还拿来了家里精心腌制的霉干菜,让远在非洲的医生尝尝家乡的特产……更多的“贺卡”,则写在帖子里:“祝愿医生们在非州的日子抱着平安,拥着健康,揣着幸福,携着快乐,搂着温馨,带着甜蜜,拽着吉祥,迈入新年!”

  据了解,这批浙江援非医疗队于去年7月底到达中非,共由16人组成,其中绍兴市的医务人员占了12人。医疗队员的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在外工作时间一般为两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