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构建资本市场综合培育体系,促进了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了浙江一大批运作规范、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优秀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走进了资本市场的广阔发展平台。
据国家证券监管部门统计,目前浙江境内上市公司已突破100家,浙江上市公司总数在全国的排名从原来的十几位已跃升至现在的第3位。2003年至2006年,浙江省IPO的家数连续4年占到全国IPO总数的10%以上,其中2004年首发18家,占到了全国的20%;2006年首发9家,占全国总数的八分之一。目前,浙江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为2531亿元,占到全省GDP总量的16%;至2007年2月13日,中小板启动三年多来,中小板已发行、上市121家,其中浙江28家(不含已过会待发行上市的宁波天邦和天马轴承),占中小板总数的24%。
形成合力 共同推动
浙江的企业上市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绩,除了市场经济发达、上市后备资源丰富等客观条件外,证券监管部门与当地政府同时推动,并在监管和服务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是推动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关键一环。
2003年起至今,浙江证监局陆续和辖区10个地市政府以及省金融办等有关部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通过定期联席工作会议、日常信息交流等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掌握情况全面、能协调各方利益的优势,共同帮助拟上市公司解决发行上市过程中的困难,督促其规范发展。去年10月, “浙江中小板上市企业联合培育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是我国目前第一家由证监局、交易所和地方政府三方共同设立的企业上市培育机构,它标志着浙江多方共同培育优质市场主体的合作机制取得重大进展。
源头把关 提高质量
作为中国证监会的派出机构,浙江证监局还非常注重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资本市场输送优质主体。几年来,浙江证监局始终坚持严把入门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督促企业在上市前就打好诚信规范的基础。浙江的拟上市公司数量众多,平均每月有40家左右处于辅导期内,每年有不少企业申请辅导评估。针对形势发展需要,浙江证监局制订了一系列监管工作规程,细化了辅导发行监管工作的具体内容、要求和步骤,并把现场检查作为监管重点,使辅导工作走向程序化、规范化。
为了提高公司高管的诚信意识,浙江证监局还建立了谈话制度,通过约见拟上市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中介机构的项目负责人谈话,通报工作程序、明确具体要求、安排监管工作,同时促使企业高管加强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针对浙江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不够完善的特点,浙江证监局要求拟上市公司在提出发行申请前必须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制订《公司治理纲要》,建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聘请独立董事,完善法人结构治理,在上市前就实现规范运作,保证了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增强服务 提升信心
浙江证监局还强化服务,积极为拟上市公司提供各种政策咨询、业务培训和指导。
除了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企业的改制、辅导、申报进行逐家指导外,浙江证监局每年都会举办几次大规模的培训,主动邀请证监会发行部、交易所、中介机构的专家,向浙江的企业家、地市领导和负责上市工作的相关人士介绍国内资本市场的最新形势和政策,讲解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程序、信息披露制度和审核要求。
去年年底,浙江证监局在深交所的支持下组织召开了浙江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专题会议,极大地激发了浙江地区企业在国内上市的热情,省内130家拟上市公司、21家中介机构和36个地市县上市(金融)办的主要负责人共300余人参加。会上首次提出“三年动员100家企业上市”的目标,大大增强了浙江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信心。
(谢兵 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