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风俗的形成需要培养,需要时间的洗淘。短信拜年这一新的拜年风俗也不例外,由于出现时间尚短,不少人还没有意识到,在发出贺年短信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礼貌,应该如何遣词造句,应该如何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对于昆明的高勇来说,收到那些署了第三方名字的短信,总感觉发送短信的人对自己不够尊重。
有的发信人,过分地高估接收者对自己的熟悉程度。家住广州的徐凯就有这样的烦恼。去年春节,他收到了20多条没有落款的贺年短信,光凭对方的手机号,始终回忆不出来发信人是谁,回复不是,不回复也不是,很尴尬。这样的贺年短信,显然没有实现发送者的初衷。他表示,不希望今年春节再收到这种来自“无名氏”的贺年短信。
和讯网副总裁陈剑峰告诉记者:“网站已经考虑到了‘无名氏’的情况,提供贺年短信时,通常在65个字之内,预留了5个字的空间给发送者用来署名。”
家住北京的贺宏良多年来坚持自己写贺年短信,他的短信虽然没有那么好的文采,平实的字里行间,让人感觉很真实。他说,针对不同的人写不同的内容,在短信中提及双方共有的特殊经历,就能有效地达到与对方沟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