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父亲的春节联欢晚会
· 大钱饺子
· 年卅的合家欢
· 过年说幸福
· 打年糕
· 春联集锦
· 古城行吟
· 满眼报春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古城行吟
■卢云芬
  又近岁末,离开古城临海到别处谋生已有些年头。不知从何时起,一汪心绪受那方山水的羁绊,竟有了“剪不断”的滋味。

  古城有一种淡定的力量,抗拒着现世浮华躁动,一路延伸传统文脉和历史卷轴。古城有一种沉厚、典雅、温存的东西,这种东西如麦香、如混沌的月色,弥漫着,萦绕着,仿佛渗透在空气中,让人无法抗拒。古城的风神韵格使我魂牵梦萦,灵江的波光水色让我思绪飘忽,于是,我的灵魂再也找不到更好的“码头”登岸了。

  总想给古城找一个恰当的比喻,左思右想,还是把古城比作一位婉约、内敛且不乏悠远风情的少妇。清韵有致如同一篇美文,读起来韵味十足,意境幽远。岁月把少妇打磨成了一块温润的羊脂玉,质感、色泽都无与伦比。她诠释一种独特的人文意识:固守优雅,不急不躁,安之若素。于是,她便有了一种境界,一种韵致。

  把古城比作少妇似乎有点俗,那么,就把古城比作一幅气韵生动、笔墨疏淡有致的水墨画吧。尤其是雨季,烟雨蒙蒙中,穿行旧城的巷陌,踩着石板拼接成的幽长幽长的古街,看青砖灰墙、飞檐斗角,看四合院里拄杖的老人、摇拨浪鼓的幼童及挽袖搓衣的少妇,看漫上台阶的青苔、尘埃落定的木格花窗、梁上燕子弃置的旧巢,历史洇染而成的痕迹竟是如此入画,人便有了恍如隔世之感。历史遗存,千年风情,浓郁无华的本色生活,这些显然不是一座城市的亮点,但这些东西就是城市的本质,足以垒起城市的厚度,诠释城市的深度。

  “要挣那么多钱干吗?”在古城,你会不经意间听到这样的话语。然而,生活毕竟离不开钱,钱多了也不烫手、咬人。闲适不等于懒散。在这座城市,同样可以看到忙碌的身影。忙碌与悠闲共存,现代与传统兼容,这是古城的一大特色。泡茶楼、喝咖啡、玩古董、养花鸟、练太极、拉二胡、习书画、搓麻将、晨练、爬山、垂钓……古城的人们总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也许,有人并不赞同这种散淡的生活态度和悠闲的风情,但我欣赏。悠闲、散淡,说不定是新一轮时尚。在这块土地,疲惫的身心可以找到柔软的温床,得到疗养;在这方山水,你会感受到王维山水诗般至淡的禅意。一座城市如同一个人,有内涵就不必过于张扬、喧闹,淡雅、深沉更有一种含蓄美,而这种美会渐渐打动人、撩拨人,让人迷醉。

  有人问我:“双休日回临海做些什么?”我说:“找一家能看风景的茶楼,约三五老友,跷起二郎腿,喝茶,闲聊,看浮世烟云。或者,起个大早,用双脚和心灵去抚摩古长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