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变与不变:忆旧的套路
· 懂与不懂:怀乡的心情
· 春节,场景变换中的民俗
· 老外在义乌
拍婚纱照
· 淡与不淡:迎新的方式
· 东阳
七旬老人
三年手抄
《红楼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变与不变:忆旧的套路
  春节,送旧迎新。一方面是送旧,一方面也不由得让我们想起这节日的悠久。早年间的过年,据说要比现在热闹,而且,有更多的规矩和排场。

  葛许国和孙宝康两位,论起家谱来,都算得上是名门之后。葛先生是萧山人,他的祖上是清代爱国将领葛云飞。孙先生则是富阳龙门孙氏之后。他们对于从前过年的情景,印象里仍然非常鲜明。

  葛先生告诉记者,小时候,他们家拜祭灶神要一两个小时,长辈们烧大量的菜,备好酒饭供着,并点上蜡烛,然后一家人给灶神敬香啦,迎送灶神啦,很是虔诚。现在,人们特别是城市里的居民多用煤气、电磁炉烧饭菜,大灶很少见,送灶神也省却了吧。

  大年初一子时,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要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葛先生接着说,这一天我们一家人都不出门,晚辈要给长辈磕头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分给晚辈,也叫分压岁钱,因为“岁”与“祟”同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压住邪祟,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初二我们就出门向亲朋好友拜年了,一般是按长幼尊卑的顺序,先去丈母娘、外公外婆家拜,再依次向亲戚、领导、师长、朋友等拜年。

  孙先生也想起了不少老底子的规矩。他说,我们家是个大家族,过年有繁多的礼仪。除夕晚上一家人不能出门,要过得热热闹闹,团团圆圆,放鞭炮,吃年饭,而且大人要通宵,叫守岁。初一到初三不能打扫,垃圾也不能往外倒,按民间的说法,就是不能把新一年的财运、好运扫掉。初五之后才能开工做其他事。

  春节吃东西也很讲究。这期间,全家要吃年糕,表示年年高升;吃鱼表示年年有余;吃甜食,表示甜甜美美;吃饺子表示财源广进,因为饺子像古时的元宝。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灯节、元夜,是春节的第二高潮。从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大家就开始闹花灯,形式很多,像放灯比赛、赏灯、猜灯谜、出对子等,还有人舞龙。元宵月圆人也圆,一家人要吃元宵,表示团团圆圆。这些习俗在小的时候比较盛行,现在都简化了。但逢到春节来临,家里依旧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除夕了,每个在外的游子都要回家团聚,吃年夜饭,守岁,分发压岁钱、挂年画、吃年糕等。

  事实上,有些东西轻易还是变不掉的。比如,对年夜饭的重视,记者从杭州一些酒店了解到,早在半年前就有人预定年夜饭了,而且供不应求。包房、餐桌几乎都被定购一空了。但这里又有变,那就是,不再自己烧,而是上餐馆吃。

  更有趣的是,春节有人为了回家去拼车,现在也有拼年夜饭的了。城市的人际关系变化快,亲戚朋友不像农村那样频繁走动,小家庭是主流,想吃个热闹的年夜饭显得人气不够。这样,拼年夜饭名正言顺地进入春节潮流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