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变与不变:忆旧的套路
· 懂与不懂:怀乡的心情
· 春节,场景变换中的民俗
· 老外在义乌
拍婚纱照
· 淡与不淡:迎新的方式
· 东阳
七旬老人
三年手抄
《红楼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淡与不淡:迎新的方式
  今年的春节,蒋雪飞老师本来也打算和爱人带孩子出门旅游,但她很遗憾地说,爱人在铁道部门工作的,岗位比较特殊,春节期间是最忙的时候。为了等他,迟迟没订机票,现在终于定下来了,再订飞往风景区的机票却订不到了。可见今年春节出门旅游的人数之多。

  这个细节透露出,迎新的方式,和以前比起来,真的有了太大的变化。有人甚至提出,要“保卫春节”。过年,有没有退化为“只是休息几天”呢。

  历史教授林正秋说,淡是淡了,但这其中印证的恰恰是我们平时生活的不淡。他说,我记得,小时候过年是非常让我们盼望的事情。很多东西,吃的、穿的、玩的,只在过年才能享受到。比如,新衣服,做好了,要留到春节穿,一年可能就那么一二件新衣服,那当然激动了。

  林教授说,他今年过年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因为做的是历史文化的课题,一些想去的地方,平时都去过了。过年,就继续在家整理自己的书稿吧。

  确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不变的重大节日,但如何过春节,却花样多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过春节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在采访中,刚参加工作的许东说:“以前,我们拜年就是去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家,送一些东西给他们,在一起聚聚。现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家我们依旧去,但不止向他们拜年了,一些距离远的朋友亲戚,我们就用电话、短信的方式拜年,还可以上网聊天。”

  为此,他已经收集了不少有趣的新年短信,准备在除夕夜用,他特意打开让我看了几条:“别说我无情无意,好歹我也传了条一角的短信,不惜浪费电池的电力,顶着被电磁波辐射的生命危险,这样不考虑后果就是要给你拜个年:新年好!”“祝你在新的一年中有棒棒的宝贝,满满的钱袋,多多的开心,每天心情都很阳光,无忧无虑像个小孩。”“春节到了,送上我的日本语问候:锅你得洗哇,碗你得洗哇。锅和碗你都得洗了哇。中文翻译:节日快乐!天天快乐!”“一朵花采了许久枯了也舍不得丢;一把伞撑了很久雨停了也想不起收;一条路走了很久天黑了也走不到头;一句话,等了好久……祝新年快乐!”

  这些不同的短信,许东要发给不同的人。看得出,他对新年还是有着热切的期待。也许,春节的热闹程度淡化了许多,但不是大家不喜欢热闹了,而是有了别的热闹方式。比如,大家都看同一个春节晚会,以至成了新的风俗。

  正打算回家过年的学生小王告诉记者:“从小到大,都是长辈给我压岁钱,今年回去我要把自己获得的奖学金分发给长辈当压岁钱,让他们添件衣服或买点吃的。”许东也说:“每年都是父母给我们压岁钱,今年我要和他们换一下角色,我来给他们压岁钱,让他们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