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山里娃发起生命大救助
· 要闻简报
· 民进党不修改“台独”党纲,意味着
自己关闭了与我们发展关系的大门
· “丰收菜篮”喜迎新年
· 分裂恶行不得人心
· 坚决反对任何歪曲、
抹杀、混淆历史的作为
· 福州乘客
可获免费车票
· 职称外语考试应当彻底改革
· 马英九请辞生效
· 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
· 河南“吉祥号”
一律不拍卖
· 世界第三大散裂中子源项目落户广东
· 大量阜阳方向
旅客积压常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职称外语考试应当彻底改革
  1998年正式实行全国职称外语考试以来,这项考试一直遭受质疑:不管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用到外语,只要参加职称评定,就必须经过外语考试这道门槛。这种逢评必考的规定,衍生出众多弊端。

  一是造成智力与资源浪费。许多人放下专业研究,硬着头皮死啃外语书,无非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考过之后,许多人又将外语扔在一边,考而不用。每年为了考试,个人要投入大量精力,国家要投入人力物力。

  二是造成人才评价标准的扭曲。本来,外语水平优劣与专业水平高低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现在,许多单位评聘职称时,外语成绩成了一票否决,外语不过关,职称就没戏。

  三是带来了“考试经济”的繁荣。考生除了报名费,还要购买指定用书、上辅导班,每人为此花费不菲。有关机构或个人因为组织考试发了大财。考试成为某些部门敛财的工具,助长了不正之风的盛行。

  在社会舆论持续多年的强烈呼吁下,主管机构对职称外语考试似乎开始了态度转变,但是,这种转变的幅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改革建议虽然提出了九类人员可免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但这仅仅体现对少数人的照顾,还不能算是彻底的改革,从而也就无法防止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人们期盼,要根据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尽快完善职称外语考试管理办法,对那种一刀切、形式主义的做法,对职称评审中外语成绩一票否决的简单化规定尽快纠正。

  新华社记者 王学江 郑天虹 (据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