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腐败越反越严重”不符合实际
· 《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
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 中国拟建世界一流光学天文台
· 年画上院墙 农家年味浓
· 延安《解放日报》
· 华东地区将有两次阴雨雪天气过程
· 今年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 今年两岸春节包机首个航班抵沪
· 北京联通推出无条件手机单向收费服务
· 军民迎新春
文艺晚会在京举行
· 保证多宝鱼
正常流通
· 年夜饭中这些菜肴不宜“打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今年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2007年中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已步入第10个年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13日详细解答了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

  货币政策内涵已有变化

  易纲说:“这段时间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教科书上的语言来说,就是扩张性货币政策。不过,如今形势已经变化了。虽同为‘稳健’,但内涵已经不同。”

  易纲说,从2003年至今,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和先前5年相比,就是要适当收回流动性,适当紧缩银根。“当前流动性可以用‘过剩’来表述,这几年央行多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提高了利率,这些都是紧缩银根的措施,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展望2007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易纲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收紧流动性和银根,使得当前货币信贷增速更加慢一点。

  稳健的货币政策目标

  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易纲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它的目标是为了保持币值稳定。保持币值稳定,可以促进和保持宏观经济比较平稳的增长。”

  人民币币值稳定有两个含义:一是要控制通货膨胀,就是对内购买力要稳定;二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就是对外也要比较稳定。

  保持手中票子和银行储蓄稳定,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最近这些年,老百姓工资和收入增长比较快。中国没有发生非常高的通货膨胀。

  易纲表示,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人民币币值对内对外保持稳定,宏观经济平稳增长,这是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

  央行反通胀决心坚定

  易纲表示,2007年央行反通胀的决心坚定,一旦有通胀苗头央行会及时采取措施,这包括采用利率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从长期来讲,这是保持币值稳定的必要条件。

  综合各种价格因素,易纲说,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以控制在3%以内,这有相当的把握,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对房地产问题,易纲表示,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理解为央行采取的反通胀措施,而资产价格正处于关注的范围。房地产是一个重要的资产市场,央行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最准确的说法就是“关注”。如同资产价格不是制定货币政策的直接依据一样,房地产价格并不是制定货币政策的直接依据。

  回应加息

  和人民币汇率热点问题

  易纲说,目前利率水平和整个经济金融指标是基本相适应的。“是不是要有所变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央行会高度关注投资、市场、价格等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实施最优的货币政策。”

  2006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3.18万亿元,突破了当年2.5万亿元的货币政策预期目标。易纲对此解释说,当前货币供应量、贷款总体来讲还是偏快的,但是它和整个经济增长、整个经济运行的状况结合来看,还是比较匹配。

  就人民币未来走势,易纲说,人民币是一个很有希望的货币,也是高信用、可以信赖的货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是完全僵化的,能反映市场供求,是有弹性、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现在人民币在经常项下可兑换,资本项下也将逐步放开。总体来讲,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我之忧,正是他所求”

  储蓄率过高、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连续4年保持在10%以上增长速度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这样一些“隐忧”。

  “中国经济现存的这些问题,恰恰都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所梦寐以求的。”易纲用这样一句生动的话表述了他的观点。他强调说:“不过,什么事都有个度,过了反而不利。”

  中国经济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加速增长。经济增长慢了,不利于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和缓解各方面社会矛盾。但经济增长过快,导致经济运行绷得太紧,会加剧结构失衡,加大资源环境压力。这是目前中国经济学界人士的担忧。

  而中国储蓄率过高,居民储蓄超过16万亿元,一方面彰显出国民财富的积累,但另一方面也反衬出内需及消费乏力;顺差过大,导致外汇储备过高,贸易摩擦加剧,加大了金融调控的难度。

  易纲说,中国经济与其他一些国家出现的“反差”现象,从一个层面反映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强劲,后劲很足;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好形势如果控制不好,也容易导致出现问题,我们要正确把握,使中国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本报综合新华社2月13日消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