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我国陆域地质调查实现“全覆盖”
· 革命“灯塔”——新华日报
· 大型浮雕墙再现老重庆风貌
· 是否为“暖冬” 月底方知晓
· 广东高压态势
“封杀”果子狸
· “类福建病毒”并不是新的变异病毒
· 原健力宝集团董事长
张海一审被判十五年
· “心理台独”贻害无穷
· 一次特大瞒报责任事故背后
· 大雾导致
海上游艇撞煤船
· 台湾新版历史教材
只字未提南京大屠杀
· 安徽省原副省长
何闽旭被立案侦查
· 胡锦涛向全军老同志祝贺新春
· 山西太原规定
费用来源要申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110幅青藏高原区域地质图出炉
我国陆域地质调查实现“全覆盖”
调查还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创性新发现,引起了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包括发现数万件古生物化石
  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中国地质调查局12日宣布完成了110幅青藏高原空白区的1∶25万区域地质图,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陆域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全面覆盖。

  “这是中国地质工作历史上的里程碑,”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张洪涛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中比例尺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东西长1.5个经度、南北宽1个纬度)工作,是世界各国对所栖息的国土认知程度的基本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尺。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和重要的发展中国家都已完成了国土面积的中比例尺区域调查。但到上个世纪末,我国的区域调查工作尚有28%的土地属于空白区,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环境极其恶劣的青藏高原。

  据悉,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启动于1999年,2005年底结束了全面野外工作,历时7年,投资3.4亿元。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上,每年有近千名地质工作者以每4公里一条路线的密度,徒步进行大规模拉网式的地质调查,最终完成了青藏高原空白区全部152万平方公里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调查中,我国还在青藏高原新发现矿床、矿点及矿化点600余处,并全面掌握了青藏高原迄今已发现的5000余个矿床(点)资料。在此基础上,还编制了青藏高原第一份1∶150万金属矿产图、非金属矿产图和成矿带划分图,对青藏高原的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

  张洪涛说,通过对发现的铬、铜、铁、铯、金、铅锌、银、钴等优势矿产进行资源潜力初步评估,预测青藏高原铜的远景资源量为3000万至4000万吨,铅锌的远景资源量4000万吨,铁的远景资源量数十亿吨。

  调查还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创性新发现,引起了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包括发现数万件古生物化石。地质工作者还首次完成了昆仑-阿尔金、西藏地区、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

  此次地质调查还系统探索了青藏高原高原隆升和地球环境变化的关系,发现地质变迁导致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植被系统发生了由森林型植被突变为草甸型植被、气候冷暖频繁波动的显著变化;由于高原隆升,导致了湖泊萎缩、河流断流、草场退化、沙漠化、雪线升高,被誉为“中华水塔”的蓄水量在日趋下降。

  从地质景观角度,此次地质调查还新发现地质旅游景观点700余处,并首次推出了青藏高原1∶150万旅游图,为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开发增添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