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兰溪“文化印记”长留乡村
· 慈溪十余家民企到非洲拓市
· 大妈腰鼓队
传技到军营
· 能工巧匠登上大师殿堂
·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
· 今年浙江旅游
主打城乡牌
· 浙江省拟提拔任用省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通告
· 要闻简报
· 温岭为务工者
追回欠薪98万元
· 感动,照亮人生的旅程
· 我省举行援藏援疆干部
新春茶话会
· 今年消防将重点整治
“三合一”建筑
· 偏僻山村家家能看有线电视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既要整治村容 更要保护“文脉”
兰溪“文化印记”长留乡村
  本报讯 (记者 徐宪忠 兰溪市报道组 周长春) 日前,台胞金先生回兰溪长乐村探亲。虽然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凭着村中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色古香的贞节牌楼与象贤厅,金先生很容易就找到了阔别60年的老家。

  兰溪农村共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在新农村建设中,兰溪人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保护,一幢古建筑,一条古驿道,一座古牌坊,一棵古樟树……为新农村保留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去年下半年,兰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女埠街道虹霓山村村庄整治启动,在建设部门送来的规划上,有现代洋房小区、宽敞的水泥马路,唯独少了村内池塘边的百幢古建筑。看到这样一个规划,兰溪市有关方面的领导认为,村庄整治不但要现代化,更要保留老祖宗留下来的文脉。最终规划进行了修改,百幢古建筑得到了保护。

  硕范村是个经济相对落后村,在村庄整治中,由于资金缺乏,曾有人提出卖掉村中的古樟树来弥补经费的不足。这引起了村民的争议。上百棵古樟树是村里的标识,更是村里的文脉。硕范村党支部书记对记者说,他们把村庄整治与古樟树生态布局巧妙融合,有的路段保持原生态,不浇水泥,既节约了经费,又保护了历史文化。如今,走进这个村,就像走进了一个古木葱郁的生态公园。    

  兰溪市还在古村落旁建新区,引导村民搬迁安置。在用地指标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古村落保护所需用地,免征土地使用规费,降低农民建房成本,获得农民对古村落保护的支持。

  与此同时,兰溪市把保护和开发有效结合,让保护出效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诸葛八卦村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利用全国最大诸葛后裔聚居地的“文化招牌”,该村先后开发了上百家农家乐,形成吃、住、行、游、购、娱6大功能融为一体的景区,去年仅门票收入就达600多万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文物保护。村集体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修复了原先填埋了的上塘景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