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课堂搬到企业流水线上
· 做好档案工作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 残疾人成了“阳光大使”
· 我省老年福利惠及更多社会老人
· 我省万余民警进村入户问计于民
· 温州龙湾区网上
曝光“不诚信企业”
· 我省今年实施新的全省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
· 景宁千家“农民超市”京津实现“大连锁”
· 甬一企业与德商签下4艘船舶大单
· 玉环海水淡化工程开工
· 充分发挥老专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才智力量
· 哪里丢了窨井盖,一查就知道
· 嘉兴农民家门口买到放心食品
· 舟山渔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三年超城镇居民
· 把做寿的钱用
到公益项目上
· 我省将全面清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舟山渔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三年超城镇居民
城乡居民收入比例逐步缩小
  本报讯(通讯员 周定 记者 谢国平) 在船厂工作的舟山六横岛渔民周康亚日前领到了6000元年终奖。他算了一笔账,每月工资奖金收入2000余元,再加上年终奖,一年收入超过3万元,“在城里工作的连襟一年收入近4万元,与我也差不了多少。”

  与周康亚有同样感受的还有舟山20多万户渔农民。据统计,去年舟山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33元,比上年增长15.9%,而同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9%。这已是舟山市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以两位数增长,并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004年和2005年,该地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分别为15.9%、15.4%,名列全省前茅。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3年的2.37∶1,缩小到2006年的2.10∶1。

  “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舟山市在2003年底开展“暖人心、促发展”工程时提出目标:生活困难的渔农民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至少有一个人要能挣到现钱;无劳动能力、无人挣现钱的,至少有一个人要能拿到现钱。为提升渔农民创业增收能力,从2004年初开始,该市加强渔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出台相关政策,对参加高技能、紧缺工种培训者,政府给予1000元补贴,还设立了一支由81名就业介绍员组成的“红娘”队,发挥信息灵、门路广的优势,为大龄渔农民推介就业。(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三年来,市、县、区财政用于渔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资金近2000万元,共培训61159人,经培训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的达37298人。在全市866户无人挣现钱但有劳动能力的渔农村家庭,政府通过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等就业援助,目前让这些家庭全部实现了“至少1人就业”;对全市514户无人挣现钱又无劳动能力的渔农村家庭,则全部纳入低保,让其每个月都能领到现钱,并建立了生活、养老、教育、住房救助和社会互助措施。同时,对10万余名老年渔农民按每人每月30元的标准发放文明守法奖金,使渔农民老有所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