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生活垃圾
深埋10年变“宝矿”
· “泡泡狂人”香港玩泡泡
· 打击假身份证有了利器
· 索钱上网不成就杀母
· 最高可获10万元奖励
· 马英九赴“查黑中心”说明“特别费”案
· 慰问专家学者
· 政府工作报告要让群众听得懂能管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同济大学实验证实
矿化垃圾营养丰富,可循环利用——

生活垃圾
深埋10年变“宝矿”

  城市生活垃圾肮脏腐臭,深埋10年后,却能成为一笔丰富的都市地下“矿藏”。日前,在2007中日环保科技研讨会上,上海科学家首次展示了这座最新挖掘的“都市宝矿”,全市每天1.7万吨生活垃圾喜获重生。

  垃圾填埋可持续

  生活垃圾=城市矿藏?这个看似不通的等式,在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已经完全成立。实验室副主任赵由才教授指出,经过8至10年的地下降解或自然风化,垃圾中的有机物质趋于稳定,花花绿绿的生活垃圾腐化成黑泥状的矿化垃圾。各种实验数据表明,这些垃圾矿含10%的有机质,是无毒、无害、无味的“三无矿产”,完全可以被重新挖出来,循环利用。

  “开挖矿化垃圾,还可以帮我们在人和垃圾的土地大战中,收复失地。”目前,上海日产近2万吨生活垃圾,每天有1.4万吨运进市区周边的3座大型垃圾场,等待填埋处理。虽然,大大小小的垃圾坑共占地约6000亩,且越挖越深,但等待“入土为安”的垃圾仍堆得比15层楼还高。赵由才说,每开采一次矿化垃圾,可以腾出87%的垃圾坑,足够填埋源源不断新运到的垃圾,最终实现生活垃圾的可持续填埋。

  帮泔脚水增氢能

  千万别小看这些黑黢黢、湿漉漉的“黑泥”,其中50%以上都是“营养丰富”的垃圾细料。

  据了解,从“垃圾矿”中提炼出来的垃圾细料,富含氮和磷,其阳离子交换量也大大超过普通砂土,在污水处理、改良土壤、泔脚制氢等领域都可以“大显身手”。例如,将垃圾细料投入残羹剩饭,令人作呕的泔脚水顿时“氢能”倍增,产氢量提高3倍以上;若洒进大田,用作园林土壤改良剂,土地的生命力大幅提升,栽培出来的苗木生长周期缩短1/3。

  成本节约是高手

  “矿化垃圾用途广泛,是成本节约的高手。”赵由才给记者算了笔账:上海土地比较贫瘠,城区绿化要从外地购买大量沃土,价格为每吨300元左右。若以垃圾细料代替绿化沃土,不仅肥力“技高一筹”,足以养活花木,还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城市开销。

  在污水处理方面,“垃圾矿”更“导演”节约“大戏”。它蕴含大量微生物,能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保证垃圾排污、畜禽废水过滤后,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甚至可以用于田间灌溉,“而每吨污水的净化成本从原来的25元,直线下降到1元。”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上海4家农场和全国10个垃圾填埋场推广应用,仅节约污水处理成本这一项,每年就可省下1000多万元。

  (据《新民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