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这个谢意怎样表达
· 感谢外来工,“创意”还不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近日,我们《社会周刊》报道了浙江一些地方开展感谢外来工活动,同时,本刊在读者中开展的“感谢外来工”点子征集活动,反响也相当热烈。
有时候,感谢的话并不一定需要亲口说出,也许我们的一点小小的举动,就会带给别人温暖。也有的时候,我们只是碍于面子,或者是出于一种高人一等的心理,我们从未向他们道过歉道过谢。现在,在这年关的时候,让我们对他们道一声“谢谢”,把一份真诚的温暖带到下一年。

这个谢意怎样表达
■本报记者 陈洪标 陈惠 实习生 章肖玮
  一到年关,外来人员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今年有些不同,在各级政府着重为外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许许多多的市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对身边的外来工表示一份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人们对外来工的关注,正从同情到依赖,再到现在开始被他们身上的“可爱”所打动——

  感受他们的“可爱”之处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俞立教授对农民工的需求状况做过一年多的专题调查,就在前两天的省两会期间,他还以农工党浙江省委员会委员的身份提交了一份相关的提案。

  他说:“现在的农民工不一样了。以前,城里人看不起他们。后来人们又感到离不开他们,再后来人们关注、同情他们。但是,这几年,已经慢慢看到他们的可亲可爱之处,开始从原来的物质关心转向感情上接受和喜欢。”

  “其实,他们比城里人肯吃苦,又好学爱钻研,通过自爱自强的精神赢得了城里人的尊重,再艰苦也不放弃做人的原则,这就是农民工可亲可爱的地方。”

  俞教授归纳出来的外来工可爱之处有点抽象,但是,更多的市民,则从日常生活接触中,越来越感受到外来工的勤劳、自强和淳朴的一面,尤其是,这些品质目前在城市正渐渐变得稀缺。

  前不久,杭州丹桂公寓的几十名业主,自愿集资14945元,用红包向保安深表慰劳。“这些保安小伙是真当好。”发起人之一的徐爱娥今年73岁,住在丹桂公寓有10年。“平时手里提重物,他们主动接过去,还会亲自送到家门口,心里热乎乎的。”

  杭州一个送水站的张老板说,过年的时候是我这里缺工最厉害的时候。去年过年我没经验,送水工在腊月二十六前后都陆陆续续回家过年了。为了不耽误用户用水,我花高价雇了三个当地无业青年临时顶替送水工。谁想,仅干了一天,就有人不干了。我这个穿着西装革履的老板不得不披挂上阵,给用户送水去。我一边扛着水桶爬几十级楼梯累得气喘吁吁,一边心里在想,送水这活可真是辛苦啊。等过完年几个送水工回来报到,我给他们每个人包了一个大红包,还有我的几句真心话——你们是我的左臂右膀。

  新一代外来工在保持着上辈勤劳、肯吃苦优点的同时,还弥补了上辈文明程度低、知识水平不足的缺点。杭州玫瑰小区的一个水电维修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尝试和小区中住的老外对话,坚持了三年,他的英语水平提高很快。有个从事外贸的业主推荐其到他的公司上班,如今已经成为骨干了。

  仅仅物质关心是不够的

  省劳动模范协会会长章凤仙说:“每个地方,一出现‘民工荒’和‘技工荒’现象,就用金钱来解决问题,提高工资,改善待遇,这在一定时期是有效的,但是长期如此,这种做法显然太过功利了。事实证明,别的企业比你工资更高,待遇更好的时候,你还是无法招到人,更无法留住人!为什么?你光从物质上还是留不住人家的心。”

  永康南龙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2006年,不锈钢原材料价格猛涨,一些企业采取了降低员工工资的方式来渡过难关,南龙却另辟蹊径,不降反升,每年多花100多万元作为对农民工的感情投资。

  南龙集团董事长应高峰很清楚,只有感情投资才能让大家和企业保持一条心,才能生产出好产品,企业才能立足。集团下属的杯业公司湘妹子吕美儿今年决定留在永康,为厂里加班,在厂里和大家一起过年,她的理由很简单,她对企业有感情,不想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离开。

  在五金城市场里开店经营的老板都有雇工,但是老板们渐渐形成一个默契,把外来员工当家庭一员,饭一起吃,节日一起过,连小区晚上的治安巡逻,也由17个小老板承担了,每天晚上老板们轮流开着私家车巡街。老板巡逻队成立的初衷就是“市场大,让员工们多睡一会,我们开车巡逻方便的”。

  说声“谢谢”并不难

  “一次,我下楼去取同学放在楼下的学习资料,可是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就跟管理员阿姨吵了几句,还责怪她工作不负责任。事后才知是同学没有给我拿过来,那时候可真够后悔的。我很想跟阿姨道歉,可是却怎么也开不了这个口,有好几次面对阿姨时,想说的话都咽了回去。这次,趁着春节将至,我也准备回家了,那天在楼下阿姨处登记回家人员名单时,悄悄地放了张卡片在她的桌子上,里面有道歉的话,也有我对她的感谢和祝福。”这是杭州某高校一位姓王的同学说的故事。

  其实,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外来人员都有感激之情。但是部分人认为真的要表示感激还是有点掉身份,更多的人,则是感到说不出口。这次永康“感谢农民工”活动在赢得民工们的拍手称快的同时,也顺应了广大市民的心意,趁着政府提出倡议,把内心存放已久的感谢之情和盘托出。

  在五金城小区里,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关于东家“感谢”保姆的故事:

  今年1月4日,永康五金城小区住户胡一青家保姆王仙萍的哥哥生病了,身边需要人照顾,王仙萍告诉东家另请个保姆。胡一青一听,哪里肯答应。为了让王仙萍安心照顾哥哥,他们一家就开始过没有保姆的日子,轮流做家务,等她回来。

  胡一青通过手机给王仙萍发短信,把这些天一家人做家务的辛苦、体会和感受都告诉她,引起她的共鸣,再把原来憋在心里说不出口的感激的话,还有一家人对她的挽留,也全部发给她了。

  胡一青告诉笔者说:“原来也想用钱来解决,比如给王仙萍加工资,但是考虑到她连1月份的工资都不肯收,怕伤了相互的感情,后来想到通过发短信来说心里话。”

  胡一青告诉记者,“没想到,在我的感谢‘声’中王仙萍真的‘投降’了。她决定等她家里来人陪护哥哥后,就回到我家,今年还是留在我家过年。”

  今年更多的城市居民通过自愿的方式给小区的保安、清洁工、维修工等外来民工准备礼物。两名杭州九溪玫瑰园区的保安告诉记者,很多业主会在寒冷的夜里将水果、零食和点心送到站岗处;有些业主会在晚上空余的时间和值勤的保安拉家常、嘘寒问暖;甚至还有业主在冬天送上羽绒服和棉皮鞋。为了让深夜值班的保安能在夜间热饭,有位业主还主动送微波炉,使其安心工作。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