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杭州钢铁集团公司,绿草依旧,繁忙依旧。一边是铁水奔流、钢花飞溅,一边是厂区大道上各种车辆穿梭不停。
2006年,“杭钢”销售收入超300亿元,利润超10亿元,实现又一次跨越。
而“十五”期间,“杭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89亿多元,利税74亿多元,利润45亿多元,上交国家税金48亿多元,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266.9%、274%、418%和232%。
2003年到2005年,“杭钢”还连续三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的前100强行列。
作为一家有着近50年历史、2万多职工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杭钢”又好又快发展的秘诀何在?
一个好班子,就是最大的无形资产
早在2004年,“杭钢”非钢产业销售超过主业,2006年销售收入中非钢占了近2/3,非钢利润占“半壁江山”。“主业做精做强,非钢做大做实”的模式在业界被奉为“‘杭钢’经验”。
对此,“杭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云芳认为,“杭钢”是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尽管它也有其他国有企业的一些弊端,但“杭钢”的特殊性在于,它有一些别的企业所没有的东西。这些东西所产生的正面力量,有效地消除了国有企业的一些弊端。
公司领导经常穿起工作服,往车间跑;每天早晨的早会,提前20分钟到的也是公司领导。工人们更说,“杭钢”这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有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团结创新、廉洁自律的领导班子。
作为一个年利润10多亿元的国企,说起来也许很多人不相信,杭钢集团的领导没有专车。在“杭钢”采访曾听到这么一个细节,童云芳与刚卸任的原集团公司总经理袁明观是9年的老搭档,同住位于市区的同一栋“杭钢”家属楼,两个人常常是同车上下班。谁先上车,总会静候另一人。
班子和,则企业兴。童云芳坦言,做企业难,做国企更难。作为以钢铁为主业、多元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除了机制、观念等因素外,一个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最为关键。
“杭钢”现在家大业大,涉及房地产、贸易、酒店服务等产业。在多元化发展中,为有效避免决策失误造成的失控状态,公司建立严格的制度,确保领导班子决策民主化。
在“杭钢”,只要是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公司都有一套完善严格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从集体讨论、专家咨询到员工听证,以保证各项决策的科学性。
每年1月1日“杭钢”都要发布“杭钢1号文件”。据介绍,每年的“1号文件”都是当年公司重大思路和战略部署的归纳。而为了确定议题,公司要提前半年开始调查、讨论,每个中层部门都要拿出自己的议题建议书,经过职代会、党委会、专家咨询会以及各式各样的座谈会等反复论证。(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为确定2006年的“1号文件”,早在2005年下半年,公司党委就开始大范围征求意见,各部门上报的议题建议书达几百条,涉及技改、资金管理、执行力等。最后选出36条,再层层开会征询座谈,最后才把2006年确定为“质量效益年”。
“上下参与,广纳民意,而不是领导几个人拍脑袋,这样才能政通人和,同心协力。”也正是这样,这些年来,“杭钢”没有错过重大发展机遇,也没有出现重大决策失误。而这也是令“杭钢”人最引以为豪的。
干部是企业的中坚力量。除了对干部进行业绩考核和民主评议外,公司党委多年来坚持“讲评制度”,以典型案例为教材,剖析突出问题和不良苗头。同时架设反腐倡廉的“高压线”,让党员干部对贪腐之事“心不敢想,手不敢伸”。
几年前,一家民营企业在投资建设钢铁项目的时候,偷偷到“杭钢”挖人,对中层开出了年收入25万元至30 万元的高价。而当时“杭钢”中层干部的平均年收入是5万元至6万元,但“杭钢”中层中没有一个为高薪所动去应聘。
一个好团队,凝聚起擎天之力
“杭钢”企业文化手册里面有两句话,一句为:是钢铁就要成脊梁。还有一句是:托起“杭钢”就是托起我们自己的未来。
“杭钢”宣传部徐部长告诉笔者,这是2003年“企业理念大讨论”时,从职工的建议中筛选出来的。
叶健松,上海交大博士,在“杭钢”创下纪录:入厂两年就直接从专业技术人员提拔为最年轻的处级干部。
小叶说,“杭钢”有一个惜才爱才的领导班子,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宽广空间。于是2003年初毕业时,这位高材生放弃进上海“宝钢”和当公务员的机会,最终选择了“杭钢”。
小叶的出名还不是他作为名校的高材生,而是进厂几个月后,他揣着一份七千字的建议书直闯公司领导办公室,与童云芳面谈了一个多小时。从浙江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谈到“杭钢”的机遇,从全球钢铁业市场走势谈到“杭钢”的“特色精品”之路。被小伙子的激情和才情所感动,童云芳后来还在小叶的建议书上两次批了长长的文字。
笔者见到叶健松时,他说当时提到的10条建议大都被采纳了。进厂几年来,他负责开发了10多个新产品,不少已申请国家专利。
农民合同工祝志胜在“杭钢”这个大舞台上为自己的人生同样演绎出了华彩的乐章。
高中毕业的祝志胜来自武义农村,15年前,他刚进“杭钢”转炉车间时除了兴奋,对当工人没有更多的知识准备。但这位朴实的农村汉子,通过勤学,一举在公司首批操作法命名中获特等奖,他的“提高钢水收得率”的操作法被冠以“祝志胜操作法”。
2006年5月1日,祝志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戴上了亮灿灿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去年10月,祝志胜正式拿到了杭州户口,儿子如今就读钢苑小学。
“没有‘杭钢’,就没有我的今天。”祝志胜说,在“杭钢”,不管出身和学历,农民工与技术人员一视同仁,只要你有能耐,就不会被埋没。他说,通过学习,自己从高中生到大学本科毕业,从农民工到全国劳模,很有成就感。
在“杭钢”,像叶健松和祝志胜这样的“成长故事”不计其数。企业的“向心力”使杭钢人凝聚起心力和智慧,用钢铁一样的脊梁,托起了企业的辉煌,也托起了自己事业的辉煌。
“十五”期间,“杭钢”累计开发新产品122个。2006年,“杭钢”优钢比例超过七成,在全国同类型企业中居领先水平。“杭钢”还被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企业新纪录创造单位”,而全国仅16家单位获此荣誉。去年,“杭钢”博士后工作站获得通过。人才奖励基金正式启动,已有1370人获得此项奖励。而“青工职业规划”让众多一线工人看到了奔头,尝到了甜头。
“企业兴,职工荣”。“杭钢”人上下形成共识:企业与员工既是利益的共同体,又是命运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
1997年,“杭钢”人年均收入1.4万元,2006年,算上住房公积金补贴部分,人均收入达45352元。
投资3500万元建的健身中心成了职工8小时以外的好去处。投入近8000万元建成的“杭钢”医院新住院大楼,让“杭钢”人少了后顾之忧。投入3000多万元整修小区,使家园更漂亮了。
“十五”期间,“杭钢”环保投入15亿元,十里钢城如今鸟语花香,“杭钢游”成了杭城新的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上万人。去年,“杭钢”还摘取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的桂冠。
2006年12月,“杭钢”被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授予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这也是浙江省地方国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