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浙大学生
乐于“上山下乡”
· 西部风情到宁波
·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始终根植于民间
· 浙江在线牵手
14个支站“祝福新春”
· 2.4万个姓氏只剩4000个
· 民工敢走进大医院看病了
· 太阳马戏团今年
将来上海演出
· 门诊药费降低24.6%
日均门诊量增加3.5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离春节还有半月,
但杭城已处处弥漫着过节气氛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始终根植于民间

记者 金 波 戴睿云
  离春节虽然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杭城的过年气氛却已浓厚:走进超市,服务员都穿上了红缎子的中式礼服,大街小巷也到处可见“春节”的字样,车站满是拎着年货回家过年的男女老少。

  越来越多传统节日受重视

  中国传统节日在杭州逐渐复苏:去年国庆,断了几十年的吴山庙会重新恢复;七夕节被很多年轻人视为真正的情人节;刚刚过去的中国传统腊八节,着实热闹了一把: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4万杭州市民赶往各处施粥点领粥,甚至造成了交通拥堵。在很多社区,一些居民自发煮粥给邻居们喝。很多老杭州都说,很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腊八节了。

  春节将至,河坊街上许多老字号都挂出了腊肉、腊肠等传统年货,还张贴出各式年画;商场饭店里挂满了中国结,处处洋溢着回家团圆的和谐气氛。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越来越多地恢复到人们眼前。

  “节日是文化印记、文化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却一部分,也会充实一部分。比如春节体现的是中国人对亲情的渴求,就不会被淡忘。”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谷迎春说。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老师刘玉能认为,有些传统节日因为从形式到内容与现代文明相脱离而销声匿迹,只有能满足现代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需求的节日,才能被保留下来。

  商业力量助推传统节日复苏

  商业的力量无形中也推动了部分传统节日的复苏。春节、中秋节、七夕节的商机自不必说,腊八节的热闹也和商业有关。方回春堂的医师陈学群坦率地说:“我们派粥一是尊重民俗传统,二也是为了打响牌子。”

  去年国庆吴山庙会就吸引了100多万市民和游客参与,200多个参展商家的成交额达到2000多万元。“来赶庙会的老百姓得了乐子,来摆摊、献艺的赚到票子,这样双赢的事情,当然受欢迎。”河坊街管委会的孙仲杰说。

  “文化的承载者是人,过什么节是由人的年龄、文化心理、生活习惯、养成环境所决定的。只要能给民众以幸福感,多元化的节日,包括传统节日,都会越过越热闹。”谷迎春说。

  刘玉能认为,传统节日若能借助商业的力量进一步复兴,也不是一件坏事。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终究会日益兴盛,因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始终根植于民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