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浙大学生
乐于“上山下乡”
· 西部风情到宁波
·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始终根植于民间
· 浙江在线牵手
14个支站“祝福新春”
· 2.4万个姓氏只剩4000个
· 民工敢走进大医院看病了
· 太阳马戏团今年
将来上海演出
· 门诊药费降低24.6%
日均门诊量增加3.5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市实施困难人群就医“两免四减半”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小病扛,大病拖”的局面有望逐渐改变——
民工敢走进大医院看病了
  本报杭州2月5日讯(记者 李应全 毛珺) 记者连日来走访杭州市多家医院发现,因为杭州市实施困难人群就医“两免四减半”政策,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敢走进大医院看病了。

  自1月12日起,杭州市的困难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到市公立医疗机构的“爱心门诊”和“惠民病床”就医,可以享受“两免四减半”(免挂号费、诊疗费,减半收取床位费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费)的优惠政策。这样,外来务工人员“小病扛,大病拖”的局面有望逐渐得到改变。

  今天下午3时左右,记者走进市第二人民医院,看到挂号处贴有“爱心挂号”标志,大厅摆放着爱心门诊就医指南的展板。陈女士是位外来清洁工,患头痛已经五六年了。她用暂住证顺顺当当地挂了号,然后去爱心门诊就诊。做血常规、尿常规和心电图检查,加上药费,她总共只花了30.40元。爱心门诊主任医师陈月珍告诉记者,这几天民工都是来看感冒、腹泻等小病,看大病的还没碰到过。

  几天前,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来了6位江苏灌南县籍的患者。虽然来杭多年,但他们还是第一次走进大医院看病。邵中国对记者说,他来杭州已经9年了,一家5口人从来不敢到大医院看病,有病都是去黑诊所治疗,钱花了不少,但疗效很差。虽然也知道杭州有“爱心门诊”,但还是“不相信它是真的”。

  这次,邵中国带着妻子来看病。她手持社区开的“家庭困难证明”,在门诊大厅挂号时没花一分钱。在耳鼻咽喉科普通门诊,他妻子被诊断为患有慢性咽喉炎,检查费、药费、5次雾化治疗和5次激光治疗费总共只有71.70元。6位灌南民工看完病,连呼“实惠”、“方便”。他们说:“以前,我们外来农民工是小病扛,大病拖。现在我们看病敢进大医院,政府解决了我们的一大难题!”

  但是记者也了解到,许多农民工对新的优惠政策还是不大了解。有关部门和企业管理层应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大力宣传“两免四减半”政策,让更多的农民工敢走进医院看病,让“爱心门诊”和“惠民病床”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