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胡庆余典”墙界
石刻现身德清
· 本周电影
连续五天有半价
· 孙道临回故乡
· 玉环二医出资为
低保户提供医疗救助
· 千余读者给全国报刊找语病
· 重如山 细如发
· 动漫走向世界
· 学得杂 想得“开”
· 专家推测“南海一号”古船航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学得杂 想得“开”
交叉学习使浙大工业设计系本科生多次获奖并拥有多项专利
  本报讯 (记者 张冬素 实习生 朱馨 通讯员 周炜)给杯子装上小芯片,并用红绿灯显示杯中水的温度,就不用担心热水烫嘴;将模拟阳光的技术整合到洗衣机的烘干系统中,烘干后的衣服就会带上“阳光的气息”…… 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的同学们聊天,常会听到他们“冒”出来一个个这样的创意。

  浙大本科生“冒”出的这些创意,已经将世界三大顶级设计奖中的红点设计概念奖和IF设计奖揽入囊中,并获得伊莱克斯国际设计大赛、“美的全国创新奖”等许多奖项,而且有更多的创意已成为产品,产生了经济效益。据介绍,目前这些本科生已拥有3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去年又申报了50多项专利。

  这些学生之所以会不断涌现新的创意,就是因为他们学得杂、想得“开”。据介绍,工业设计专业的本科生要学习包括设计、人文、管理、工程、艺术和心理等知识。不仅浙大其他学院的老师来上课,还请来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外教,并有30%左右学生出国交流,使得同学们的知识视野不断开阔。学科交叉打开了学生的设计思路,获红点设计概念奖的“小家伙针筒”就是医学专业的学生与设计专业的学生结合的结果。

  “一走进教室,我就有一种创作的冲动。”工业设计系的毕业生章行带笔者参观他们的专业教室。只见四周墙壁上密密麻麻贴着各种纸片,都是同学们平时观察生活时拍下的照片和写下的想法。他们坚信创意无处不在,“卷筒拖鞋”、彩色音乐盒等创意就是他们观察生活后想出的“点子”。

  令同学们感受最深的是“头脑风暴”课,老师出一个“题”,同学便你一言我一语谈自己的想法,相互评价对方的创意和可行性,对其中的闪光点进行提炼。一般的魔方都是用6种不同的颜色来设计,而浙大学生用金属、木头、布、橡胶、硬塑料、石头这6种触感完全不同的材料设计了一个独特的魔方,让盲人也能玩魔方。这个魔方获得了德国2006IF全球国际材料概念设计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