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湖州淘汰“小水泥”
决不拖泥带水
· 胡锦涛同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会谈
· 台州黄岩一房屋发生特大火灾
· 西湖畔:柳丝泛新绿 大明山:冰雪造奇观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主仆关系不容颠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7年1月29日在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浙江省省长 吕祖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浙江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政府

  的主要工作

  2006年,是我省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推进“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正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全面实现,为民办实事的十个方面任务如期完成,“十一五”发展开局良好。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5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93亿元,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5亿元,实际增长14.1%;进出口总额1392亿美元,其中出口1009亿美元,分别增长29.6%和31.4%;财政总收入25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98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15.1%和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实际分别增长10.9%和9.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1%,新增城镇就业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1%;人口自然增长率4.87%。;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计下降3.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1%和3.4%。我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过去一年,我们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和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围绕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努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部署新型城市化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开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和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374亿元,增长19.9%。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等参与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强龙兴农”、“百万农民信箱”等工程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启动建设,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在11个县市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建成标准农田102万亩,粮食生产实现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三增加”,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工程取得新成效,累计完成852个示范村和8236个整治村建设任务,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人口新增120万人,解决了农村17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7.5万人,等级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90.2%和80.8%,“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覆盖面分别达到92.3%和96.3%。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扎实推进,食宿改造工程竣工107万平方米,资助49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为30万名贫困学生免费提供爱心营养餐,14万名教师接受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70.2万人,资助6.1万名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免除大专院校农业种养类专业本省学生的学费。各级财政安排17.6亿元专项资金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行,2902万人参加合作医疗,1441万人接受免费体检。组织11.7万场电影、1.6万场演出和306万册图书到农村,开展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5500个村的有线电视光缆联网。

  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制定实施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规划和政策,实施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地区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规划年度计划,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3.4%,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33.9%。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全省财政科技支出54.3亿元,增长21.7%;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相当于生产总值的1.34%,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启动实施16个科技创新平台、24个重大科技专项和585个重点项目,新增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4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28家。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增长23%和28.3%。推进品牌大省建设,新增55件驰名商标、57个中国名牌产品。启动实施技术改造“双千工程”,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增长50.9%。积极发展服务业,商贸、物流、旅游、金融、通信和文化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出生产总值增幅1.5个百分点。大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船舶修造、石化等临港工业发展加快,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深入推进,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1亿吨,增长16.5%。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全面开展“十一五”重大项目建设,“五大百亿”工程完成投资890亿元。新增统调电力装机789万千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6公里,提前一年实现本届政府电力装机容量翻一番和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的目标。浙赣、沪杭铁路电气化改造顺利完成。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和洞头半岛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启动实施。镇海100万吨大乙烯等项目开工建设,萧山机场二期等项目获国家核准。严格土地管理,优化配置建设用地,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盘活土地存量10万亩,科学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沿海滩涂,努力保障发展用地需求。做好煤电油运等综合协调工作。

  加强引导和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和海岛等市县转移支付103亿元,增长14.1%。深入实施“百亿帮扶致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多形式开展山海协作,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结对帮扶,选派骨干教师、医师和科技特派员到欠发达地区工作。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7万人,全省异地脱贫6.5万人,省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帮助受地震影响的困难群众住房重建。积极支持海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渔民转产转业。衢州、舟山生产总值和丽水财政收入的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加大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力度,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制定实施节能降耗政策措施,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建立考核和责任机制,开展“工业节能降耗年”活动,公布重点耗能单位和节能产品、技术导向目录,积极推进节能项目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七大重点行业和1311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耗监管,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压缩水泥行业落后生产能力700万吨。进一步完善生态省建设目标考核和责任制度,深入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3亿元,增长25.3%。全面推进重点流域、区域、行业和企业的污染整治,对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行省财政专项补助,开展钱塘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试点,加大环保执法监督力度。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分别增加55万吨和5000吨。加快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全省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60.2%的省控监测断面水质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钱塘江流域市界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66.7%,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均在82.2%以上,三项指标分别比上年提高4.1、6.7和0.8个百分点。(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定实施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扎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国率先实行免收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部署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组织实施“四个一批”规划,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城乡基层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中国越剧艺术节等活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我省体育健儿在亚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第十三届省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全面实施卫生强省建设“六大工程”,加强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11万人享受农村部分家庭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出台实施统筹城乡就业、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试点、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解决农民工问题等政策,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企业最低工资等标准,进一步加强就业培训、社会保险扩面、农民工服务和管理等工作。全省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资金244亿元,增长21.8%。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新增87.6万、91万、59.7万和151万。28个市县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试点。62.9万城乡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免费对3408名贫困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96万平方米,所有市县全面实施城镇廉租住房制度,1.85万户城镇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完成6110户农村低保家庭危旧房改造,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切实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深入开展市场秩序整顿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信访总量下降12%。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防控体系,刑事发案数下降2.4%。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19.5%、6%和9.8%。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发展活力继续增强。部署“十一五”时期体制改革工作。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36个县(市、区)开展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投资体制、农村金融等改革取得新进展。积极引进境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在美国和德国成功举办中国浙江周活动,在北京举办结构调整重大项目推介会,继续做好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实际金额分别增长18.5%和15.1%,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推动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服务,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40.1%和68.9%。加快大通关建设,浙江电子口岸建成运行。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新成效。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制定实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加强政府立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等工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制度公开。加强公共财政建设,加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投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省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制度,加强规划的协调衔接和实施保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和规范。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义乌市开展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认真实施公务员法。全面开展“两提高一降低”机关效能建设主题活动和企业服务年活动。效能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实时监督系统启动建设。切实加强政府廉政工作,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采取措施促进景宁等民族自治地区加快发展。宗教、侨务、对台和外事工作取得新成绩。成功承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制定实施妇女、儿童发展和老龄、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国防动员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驻湖部队开展“百连结对百村、军民共建新农村”活动。

  去年我省还遭遇了“桑美”超强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各级党政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万众一心、顽强拼搏,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开展,中央和省财政安排救灾资金4.4亿元,社会各界踊跃捐助,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各位代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浙江省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劳动的全省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浙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中央驻浙各单位,向关心和支持浙江现代化建设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广大侨胞和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仍然较大,农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等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同时,政府工作也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待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行政行为不规范、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侈浪费现象仍然不少,贪污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对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认真加以整改,坚持不懈地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二、2007年工作

  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保持我省良好的发展势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04%。以内。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推进“八八战略”实施和“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建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

  在具体工作中,着重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确保经济运行平稳,力争在提高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正确处理扩大需求与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关系,积极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增长,力争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正确处理推动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坚持和落实好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力争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取得新的进步。

  二是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加注重推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事业发展,努力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相协调。更加注重扩大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三是努力构建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社会责任,加强政府服务和调节监管,加快构建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社会领域体制改革,积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政府运行机制。

  三、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努力在优化结构基础上促进三大需求平稳较快增长。积极扩大消费需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引导消费预期,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深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改善消费环境。合理引导住房、汽车等消费,扩大文化、健身、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培育消费热点。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努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科学配置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加大对农村、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自主创新、生态环境和重大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五大百亿”工程和技术改造“双千工程”,重点抓好一批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设施项目、一批改善民生的社会发展项目、一批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发展项目。进一步做好招商选资工作,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充分运用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好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摩擦的服务工作。积极鼓励能源、原材料和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进口。加强大通关建设。引导支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

  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自主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大对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入实施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地区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发展规划。完善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措施。抓好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积极有效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扎实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和推广应用。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创新创造,打击侵权行为,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编制一批重点产业技术标准。扎实推进品牌大省建设,加快实施“双千品牌培育创建工程”。组织实施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958”技术赶超计划。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等理念,加强对设计、制造、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改造。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扎实推进“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以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为重点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大力培育服务业和海洋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完善和落实服务业促进政策,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鼓励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未禁止的服务行业和领域,对不同所有制服务企业在投融资、土地使用等方面实行同等待遇,支持有条件地区实行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水、电、气等价格政策。加快培养和引进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势服务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软件、咨询、会展等产业,积极发展创意等文化产业,大力提升旅游、金融、商贸和社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引导服务业合理集聚,支持杭州、宁波、温州等大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港口岸线资源的统筹规划和集约利用,加快宁波—舟山港等港口建设,进一步完善集疏运网络,积极培育和发展港口物流、船舶修造、海洋运输、海洋旅游、海水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强标准渔港、海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渔业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工作。

  切实加强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把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禁止高污染项目,支持能耗低、污染少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实施“十百千节能行动计划”。研究出台一批节能减排的法规、标准和政策,大力推广一批先进技术和装备,抓紧淘汰一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落后设备和装置,依法关闭一批整改无望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钱塘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机制,深入推进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污染整治,加大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污染整治力度,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完成“811”环境污染整治任务。加强曹娥江流域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以“五整治一提高”为重点抓好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和示范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推动开发区(园区)生态化改造。切实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继续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积极推进标准厂房、多层厂房的建设和使用,开展“万家企业挖潜节地行动”,严格执行产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标准;加强社会事业项目节约用地工作,改进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和管理,继续抓好土地整理、滩涂围垦和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严格执行节能减排和土地集约利用目标责任制度,完善监测评价方法,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

  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做强做大,提升家庭工业发展水平,促进民营经济实现新的飞跃。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完成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目标任务。继续推进金融、财税等体制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严格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健全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扎实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推动电、水、油、气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开展个人征信建设。创新区域合作与交流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实施,推进沪苏浙交通互联、能源协作、要素共享和环境共保,推动杭湖宁沿线地区加快发展,继续加强与中西部、东北等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切实做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等地区的经贸合作。

  四、加强统筹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加大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力度,加快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切实改善民生,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增加“三农”投入,财政新增的社会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财政支农资金和用于农村的政府投资、土地出让金三个增量高于上年水平。把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稳定粮食生产,提升蔬菜、茶叶、果品、水产、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加大对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加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开展万村万户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活动,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和机械化,加强农业设施装备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植物疫病、农业有害生物防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实施力度,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环保、沼气等设施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已建成通村公路的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体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巩固和发展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多形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继续做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设区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面推进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开展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推动杭、甬、温等中心城市和浙中城市群建设和发展,积极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大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落实城市公交优先政策,扎实推进城乡一体的供水、燃气、公交、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努力推动城乡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大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完善和落实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改善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百亿帮扶致富”工程,抓好一批事关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环保等项目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内聚外迁步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扎实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创新协作载体和机制,引导和支持符合资源环境要求的项目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继续做好选派科技特派员等工作,推行城市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学校、医院结对帮扶制度。深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做好滩坑电站等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视瓯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等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农村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一批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加快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优化高校专业设置,支持重点学科建设,促进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重视和加强学前教育。积极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和“四个一批”规划,积极构建和谐文化。开展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鼓励文化精品创作,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工作,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大力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分级治疗、双向转诊制度。深化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和疫病的防控工作。严格卫生监督执法。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力开展“与奥运同行”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帮扶力度。继续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和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争取通过两年努力基本实现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全面推进工伤保险,积极扩大失业和生育保险。继续加强社保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加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即征即保。确保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到位。认真落实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以及教育、医疗、住房、司法等救助政策,逐步提高救助和保障水平。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红十字等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积极发展老龄和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加强妇女和儿童工作。

  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开展城乡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完善居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城乡社区组织的工作条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积极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依法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职工权益维护等责任,健全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安全生产监管,大力整治安全隐患,努力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监管体制和机制,加强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多员合一”的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试点。丰富发展新时期“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认真贯彻国务院信访条例,完善利益表达、权益保障、矛盾调处等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继续开展商业贿赂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特别是农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

  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政风建设,努力规范行政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当年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建设,继续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切实搞好各类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系统,健全电子政务实时监督系统。继续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认真搞好扩大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等工作,健全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规划管理和协调,推动跨区域公共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增强规划的约束力。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健康发展。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专家论证、社会听证和合法性审查等制度,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府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公开发布制度和异议处理机制。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化市、县两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强化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行政层级监督,实行审计情况通报制度。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扎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景宁等民族自治地区加快发展,重视散居少数民族工作。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做好外事、侨务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和拥军优抚安置工作。

  大力加强政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狠抓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制度公开。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机关。加强公务员教育和培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按照建设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要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把为民办实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努力办好就业、社保、就医、就学、住房、扶贫、环保、农村设施、农村文化、安全生产等十个方面实事。一是帮助2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实行更优惠的政策,重点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人员就业问题。二是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各60万,新增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50万;对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给予每年人均300元的医疗补助。三是所有县(市、区)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达到60元以上,50%以上的县(市、区)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对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退休职工每两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四是努力做到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食宿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90%项目竣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对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农村居民家庭子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000元的城镇居民家庭子女,免收义务教育阶段课本作业本费;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免收学费并提供爱心营养餐补助;资助5万名以上农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6个月到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五是全面落实廉租住房制度,对住房困难的城镇低保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全面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完成1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六是实现异地脱贫5万人以上,把重点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亩12元。七是实现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污染整治达标,全面实现八大水系市县交界断面水质和各市城区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监控,基本建成县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八是累计完成1000个示范村和1万个整治村建设任务;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到农村的受益人口新增100万,解决16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九是送10万场电影、1万场演出到农村,新增2000个行政村有线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十是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继续保持零增长,力争有所下降。

  

  各位代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