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科学消费或浪费资源的现象非常普遍。随着对外开放,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消费观念已进入我国并正在蔓延,这种物质消费至上的观念,轻视精神消费和人的全面发展,其消费大大超出自身的实际需要,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巨大破坏。其主要表现有:资源浪费和资源掠夺式消费严重,超越资源限制的奢华消费,超越实际需要的过度消费,公共消费滞后等。
科学消费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是以人民生活消费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更高水平”归根结底也表现为消费的更高水平,而更高水平的消费应该就是科学消费。
科学消费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意。全面、协调发展离不开消费的科学发展和经济各个方面与消费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可持续消费;只有实现社会和个人的科学消费,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消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唱响科学消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科学消费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向。用科学消费解读新农村的各项标准,会得到对新农村更为深刻的认识。科学消费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消费对缓解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也会发生间接的作用。消费是分配的实现。分配发生的问题,在消费中可以得到部分的缓解。收入低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强大的公共消费缓解生存压力;收入高的消费者科学消费,可以把更多的收入转为投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也可以从事慈善捐助和公益事业。
科学消费,既包括微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包括宏观消费的状态及消费与整体国民经济的关系以及消费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从微观消费者来看,科学消费主要表现为:安全消费、健康消费、文化消费以及它们之间的消费协调。安全消费,是科学消费最为基础的要求。安全需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所以人们也非常看重消费安全。科学消费的实现,首先要从安全消费开始。健康消费,是科学消费的基本要求。健康需要随着人类进化,消费主体在对人自身和消费对象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出来的。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永不停顿地认识自己、永不停顿地认识客观消费对象,其基本动力和基本目标就是人的健康。健康消费实现的关键是知识,所以消费是一个学习过程。健康消费是实现科学消费的永恒主题。文化消费,也可以称为精神消费,是实现科学消费的高层次要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们在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后,就会提出社会交往、相互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这些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大多是通过文化消费实现的。
安全消费、健康消费和文化消费之间在发生的时序和结构上也有其内在的规律,现代生活中,三方面的消费越来越有机融合在一起。因此,消费的片面畸形或顾此失彼,会导致消费和整个经济的不协调。科学消费除分别引领各方面消费外,对微观消费的整体协调尤其重要。
从宏观消费看,科学消费主要包括绿色消费、循环消费和公共消费,以及消费总量各方面的平衡和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是针对人类在消费中导致对自身生存环境破坏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是科学消费的重要内涵之一。绿色消费,不仅是指消费者要消费有利于健康的消费品,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消费活动要有利于保护并改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循环消费,是科学消费的重要实现方式。循环消费,就是在消费中倡导消费绿色产品、减轻污染、变废为宝和回收利用。公共消费,是由政府和社会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消费对象的消费方式。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公共物品进入人们的消费。公共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科学消费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