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两会特刊
3  4  
PDF 版
· 欠发达地区如何提高发展能力
· 代表表情
· 期盼 ——药品减少流通环节
· 焦虑 ——农村教师流失堪忧
· 为百姓捎民意
· 信心 ——丽水可以发展会展经济
· 责任心与爱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欠发达地区如何提高发展能力
  特邀嘉宾:

  省人大代表、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武昌

  省政协委员、衢州市政协副主席、衢州市贸易与粮食局局长、民建衢州市委会主委 马梅芝

  主持人:本报记者 吴妙丽

  

  开场白:近几年,我省加大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力度,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我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大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让许多来自欠发达地区的代表、委员备受鼓舞。

  记者:怎么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能力”?

  马梅芝:我觉得这种能力是一种内生力和外力共同作用才能产生的。从内生力来说,欠发达地区的市场机制相对滞后,市场主体力量相对薄弱,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强化政府推动力的同时借助外力,形成一种新的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以衢州为例,去年11月,杭州、宁波两地分别和衢州市政府签定了产业与资源合作协议框架,杭州、宁波支持衢州3个亿的建设资金,并引导企业到衢州投资,3年要达到100亿元的投资规模。这种贯彻省委、省政府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创新举措,必将大力提升衢州的发展能力,也会给杭州、宁波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武昌:从发展能力来说,景宁拥有许多潜在的后发优势,但是由于历史的、区位的等各种原因,我们的发展落后了,与兄弟县(市、区)拉开了差距。所以,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我认为是在正确把握全省宏观发展环境的前提下作出的正确决断。这是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我们民族地区所面临的又一次发展机遇。在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的基础上,欠发达地区应当找到借力发展和自我发展的结合点,立足自身,奋发图强,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记者:在当前发展环境下,如何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武昌: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还要抓住推进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这个牛鼻子,发挥特色优势,提高农民素质。特别要做好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现在景宁有17.6万人口,可县城居民不到3万人,通过考出去一批、走出去一批、移出去一批,现在景宁有3万农民在外经商务工,1.5万移民到了发达地区。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率,扩大培训规模。要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同时,推进二三产业发展,扩大城市就业门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从而最终解决“三农”问题。

  马梅芝:从外力上,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认真落实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内力来说,欠发达地区应该根据自己的自然禀赋,和发达地区形成错位竞争、特色竞争,同时抢占新兴产业桥头堡。现在,衢州在规划建设内陆型的全国粮食物流中心,中国网上粮食市场等也设在衢州,衢州还提出“休闲衢州,观光四省”,打造四省边界的旅游集散中心。

  记者:欠发达地区在追求跨越式发展同时,如何避免要金山银山,却污染了青山绿水?

  马梅芝:我一直认为,工业化是欠发达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但在这个进程中,必须克服“先发展、后治污”的观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衢州、丽水处在我省江河源头地区,必须为生态省建设多作贡献。衢州从2003年开始就在全省率先设立投资项目决策机构,任何一个项目落地,都要经过论证许可,主要的门槛就是环保和投资密度。据我了解,每年都有五六百个项目被拒之门外。

  武昌:良好的生态,本身就是欠发达地区最大的资源优势。景宁今后的目标是“畲乡风情名县,特色产业兴县,绿色生态立县”。现在我们最具潜力的旅游产业,才刚刚开了个好头。我们的茶叶、木耳、高山蔬菜、高山花卉都是特色,把这一块做大做强,让农民增收,我们还大有可为。总之,我认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发挥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