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两会特刊
3  4  
PDF 版
· 欠发达地区如何提高发展能力
· 代表表情
· 期盼 ——药品减少流通环节
· 焦虑 ——农村教师流失堪忧
· 为百姓捎民意
· 信心 ——丽水可以发展会展经济
· 责任心与爱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的一年,杭州市西湖区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三大经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打造三大区块,提升区域整体功能

  一是做精和谐杭州示范区。加快建设三墩、留下、蒋村三大新区。推进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建设,确保2007年10月1日对外有限开园。二是做强之江特色示范区。加快优化完善之江度假区、浮山和中村单元控规,争取尽快编制双浦新区规划。规划钱塘江之江大桥和云河路、梧桐路等区内道路建设,为基本形成之江度假区南片交通圈和转塘新区局部交通圈打好基础。三是做优商务中心区。以增强功能、搭建平台和优化环境为重点,加快北山、灵隐、翠苑等建成区域的城市更新,努力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创业和人居适宜的商务中心区。加快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建设,争取调整翠苑、西溪地区单元控规,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和动漫数字娱乐产业、文化服务娱乐产业基地。

  发展三大经济,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休闲经济。加快打造湿地经济,规划建设南漳蹊特色景观带,发挥国家湿地公园综合效应,积极搭建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高品质居住三大平台。积极发展度假区经济,通过规划优化、政策覆盖和基础设施延伸,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二是大力发展高校经济。借助浙江大学、小和山高教园区的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推动高技术产业和其他创新产业的发展。依托中国美院专业优势,强化与转塘新区产业对接和空间融合,规划浮山南片文化产业园,培育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娱乐、动漫影视等知识型服务业。三是大力发展省会经济。以项目建设和地块改造为载体,加速拓展、提升黄龙国际商务区,为引进企业总部创造条件。精心打造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中心的古墩路商贸特色街区、以沃尔玛浙江旗舰店为中心的城西高档商贸区、以西城广场为副中心的休闲娱乐服务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统筹发展水平

  一是壮大农村经济。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引导和支持发展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和完善村社股份合作制改革,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二是改善农民生活。大力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继续落实劳动年龄段以上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生活补贴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帮扶救助体系,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优化农村环境。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进一步改善农村综合环境。四是激发农村活力。梳理落实各项扶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从人、财、物等方面支持新农村建设。

  践行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一是着力提高社会生活品质。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各项措施;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继续深化“平安西湖”创建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重大突发性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二是着力提高文化生活品质。重点扶持农村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人才培育和引进,优化科技进步环境;以青少年、村(社)居民为重点,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使中小学(幼儿园)整体教育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列全省、全市前列。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构筑“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完善体育设施,实现村社健身苑(点)全覆盖。三是着力提高环境生活品质。规范环卫行业管理和维护、养护、保洁作业市场化运作,落实“四化”长效管理措施。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协同指挥中心平台作用,推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长效型管理转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四是着力提高政治生活品质。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扩大基层民主。以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为载体,深化社区依法治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新的一年,西湖区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化反腐倡廉,切实增强各级干部和谐发展本领,为西湖区新一轮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朱文 吴建忠)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发展三大经济

  杭州市西湖区建设和谐社会工作提速

  形象导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