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严打”是宽严相济的重要内容
· 迪斯尼的 中国年
· 2月将有3次冷空气
· 曾荫权宣布参选第三任香港特首
· 鲁迅艺术文学院
· 9亿农民离“现代农业”还有多远
· 无任何罕见和
重症传染病病人
· 药监部门去年收回
86家药厂GMP证书
· 2010年“一票难求”将基本解决
· 我国发现约6亿年前的古老动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9亿农民离“现代农业”还有多远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发展现代农业”定为首要任务。但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一些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优先方向并不明确,不少人在问:中国离现代农业目标还有多远?

  中国农业离“现代化”

  只有8年?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最近预计,中国可能在2015年实现第一次现代化。不少人据此认为,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大约还有8年时间,果真这么简单吗?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副司长叶兴庆认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相当粗放。据调查,目前我国化肥年施用量占世界总量的30%,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化肥、农药、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根据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业松教授等人的考察,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特征是经营企业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和效益最大化。农产品加工率超过90%,加工环节的劳动力远远超过农业生产环节的劳动力。

  从产业层次看,发达国家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两次重大转换,先由谷类产品主导转向动物性产品主导,再转向生活质量类产品主导,两次转换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其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80%。而我国农业至今还没有走出旺季“卖难”的传统农业怪圈,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还有很远。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2007年一号文件表明了中央的新农村政策导向。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只有转变增长方式,中国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

  突破“三大传统理念”,

  扫除现代农业发展障碍

  2007年一号文件提出要拓展农业功能。显然,突破农业只是第一产业的传统观念,让GDP体现农业的真实价值,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洪绂曾认为,目前我们是按最狭隘的农业来统计的,只统计粮食、棉花等初级农产品,一到加工环节有了附加值,就不算在农业账上,全算到第二产业了。美国GDP中农业产值仍占20%至25%,而我们的大城市宣称只剩1%,全国不足13%。

  其次,发展现代农业,应树立科学的粮食安全观。中国一方面要保证粮食生产,另一方面要保证农民增收。两者的矛盾怎么摆平?

  山东省社科院农村研究所所长秦庆武认为,首先要明确粮食安全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个底线问题。现在人们吃肉吃菜多了,口粮消费少了,大约1/3的粮食作为饲料,还有部分成了工业用粮。粮食安全成了一个动态和平衡概念,应突破狭隘的传统粮食安全观念。国家从战略层面强调粮食安全完全正确,但具体到县乡村应该实事求是。

  其三,发展现代农业,急需突破“谁抓农业谁落后”的传统农业理念。一些县乡领导认为,抓农业抓不出GDP,抓不出财政收入,相应也就抓不出干部政绩。国家的“重中之重”要“传导”为各地的“重中之重”,在扩大中央财政支农同时,还必须改革传统的政绩评价制度。对农业县市或粮食主产区,就应以“三农”指标为重点,消除“上热下冷”现象。

  新华社记者 宋振远

  (据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