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两会特刊2
3  4  
PDF 版
· 春运不涨价民工得实惠
· 村民两件烦心事解决了
· 现场采撷
· 勇担社会责任
成就百年企业
· 政协委员
步出会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省人大代表、桐乡市濮院镇红旗漾村党支部书记周阿龙
村民两件烦心事解决了
本报记者 王国锋
  周阿龙是老采访对象了,前几次省“两会”,记者都采访过他。这次来杭州开会,他打来电话报喜:“出村行路难、农田灌溉难这两件烦心事去年都解决了!”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既担心持续下雨后出村行路难,又怕连续干旱带来农田灌溉难——这两件困扰红旗漾村多年的烦心事得以解决,怎不让村民格外高兴。周阿龙说,村干部现在心里轻松、踏实多了。

  说起解决出村行路难,周阿龙颇多感慨。去年下半年,村里坑坑洼洼的通村公路浇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给村民带来了许多便利。周阿龙说:骑自行车不怕摔跤了,运鸭蛋不必担心被震破了,雨天外出不用穿高筒雨鞋了……

  造水泥路的钱从哪里来?过去许多村民都曾提议修路,但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而搁浅。新农村建设开始后,根据桐乡市出台的优惠政策,村里修路所需的78万元由市、镇、村各出三分之一。周阿龙说,由村里承担的26万元钱,一半是村民主动捐助的。

  再说解决农田灌溉难。据了解,绕村而过的新桥港是红旗漾村2000多亩农田的灌溉水源,由于一直没疏浚,大量淤泥抬高河床,干旱时不仅船只开不进来,农田灌溉也非常困难。周阿龙说:“去年,政府出钱疏浚了河道,今后不用再担心灌溉了。”

  周阿龙说,村民的这两件烦心事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关心,光凭村民自己是解决不了的。相信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日益重视,再加上村民自己的努力,大家的烦心事会越来越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