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9版:两会特刊3
3  4  
PDF 版
· 一位村支书的“和谐观”
· 布置会场也有“诀窍”
· 握手道别
·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的权利有哪些?
· INTIME:
商业航母正在起航
· 留影纪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新侨饭店服务员叶姝——
布置会场也有“诀窍”
通讯员 廖小清 本报记者 金涛
  已连续5年参加 “两会”会场保障服务工作的杭州新侨饭店服务员叶姝,干起活来挺干练。今天早上,笔者看到她时,她正忙着在会场内做会前准备工作。

  “布置会场看似简单,但要做好,也得下功夫、动脑筋。”早上7时30分,正在二楼会议室内忙碌的叶姝告诉记者,每天早上6时45分,她们就把所有会场的窗户全部打开,半小时后关上,再将空调打开。这样,会场既可保持合适的温度,又保持了空气的清新。在会议开始前的最后15分钟,则将鲜花洒上水,给与会者焕然一新的感觉。

  上午8时,所有的会场都已布置完毕,随即进入最后检查的环节。来到温州代表团分组讨论的一个分会场时,叶姝看到靠右的一扇窗户没关紧,立即“补救”。叶姝说,“两会”期间,她们7个服务员负责7个会议室的服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七姐妹”达成了默契:互相督促检查并“补漏”。叶姝笑着说,给客人倒开水也有学问。平时开会每隔10分钟倒一次水就行了。但像“两会”,就不能按常规操作。因为会议时间长,发言、讨论热烈,代表、委员们喝水也较勤,这时她们就会细心观察,随时添水。

  8时45分,会议即将开始,但叶姝并没有松口气,她还想走一圈,看看会场服务还有没有漏洞。

  (本报杭州2月1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