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两会特刊2
3  4  
PDF 版
· “服务心语本”暖人心
· 小企业贷款“坚冰”消融了
· 现场采撷
· 农民开始共享城市文明
· 忙碌的
新闻中心
· 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己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己任
——访省政协委员、嘉兴学院院长徐宪民
本报记者 陈培华
  “教学质量就是高校的生命线,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等院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必须注重质的提升。纵观国内外,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高校,都具备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这样的高校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省政协委员、嘉兴学院院长徐宪民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

  嘉兴学院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省属本科院校,去年底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他们是如何迅速找准定位,又怎样办出特色的?

  “要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需要更多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徐宪民满怀信心地说,只要我们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一定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事业也一定会更加健康地发展。

  “地方缺什么,院校补什么。”徐宪民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校围绕省和嘉兴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增设了嘉兴经济建设急需的机电、服装纺织、环境治理工程、信息工程等领域的10多个专业。目前,学院已拥有3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在服务中求支持,在贡献中谋发展。“地方院校理应成为地方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我们要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争做地方区域创新体系中排头兵。”近几年来,嘉兴学院确立了“立足嘉兴、服务浙江、联系行业、面向全国”的办学方针,从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战略高度,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己任,大力扶持发展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领域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业。目前,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优势,提出了“做强经管,做大工科,做精医科,做优文理”的新一轮发展思路,努力形成办学特色。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和为地方服务能力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嘉兴学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明显改善。学校已形成800多人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教授由2000年的7人增加到60多人,博士队伍也壮大到了80多人。同时,师资队伍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若干个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学术团队正在加速形成。如该校区域经济研究所承接完成的“融入上海大经济圈发展嘉兴经济研究”、“嘉兴开放型经济与区域块状经济有效结合案例分析”等项目,研究成果得到省以及嘉兴市有关领导的好评,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