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两会要闻·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新农村,喜事多
· 百姓话“两会”
· 老百姓过日子更有盼头了
· 关注就业和社会保障
· 为社会救助加一道“法律保险”
· 加强立法,做好精神疾病预防
· 优秀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将受重奖
· 农民最希望电影下乡
· 省武警总队实现固定目标
执勤连续十年无事故
· 浙江电信为省“两会”
提供优质通信服务保障
· 向农民工说声“谢谢”
· 旁听让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农村,喜事多
本报记者 刘刚 毛传来 通讯员 廖小清
  新农村,喜事多。翻阅《政府工作报告》,去年我省新农村建设中的诸多“亮点”格外引人注目。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一幅幅振奋人心的新农村建设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374亿元:

  现代农业“强筋壮骨”

  农业丰则基础强。把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去年,我省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374亿元,增长19.9%。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也更健全,“强龙兴农”、“百万农民信箱”等工程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启动建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还在11个县市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为了培养现代农村发展急需的大量人才,我省还免除大专院校农业种养类专业本省学生的学费。

  “收成”同样喜人。去年,我省建成标准农田102万亩,粮食生产实现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三增加”,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

  170万人:

  喝上“放心水”

  新农村要有新面貌。农民在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还希望有舒心方便的生活环境。去年,我省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新成效,累计完成852个示范村和8236个整治村建设任务。

  农民生活也更方便了。去年,我省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人口新增120万,解决了17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7.5万。出村口就有好路,出家门就可购物。去年,我省等级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90.2%和80.8%,“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覆盖面分别达到92.3%和96.3%。

  70多万人:

  农民就业路更宽

  有了一技之长,农民就业路更宽了。去年,我省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70.2万人,资助6.1万名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教育关乎孩子未来。去年我省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我省农村中小学食宿、营养餐、教师素质提升和扩面“四项工程”扎实推进:食宿改造工程竣工107万平方米,资助49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为30万名贫困学生免费提供爱心营养餐,14万名教师接受培训。

  2902万人和11万多场:

  身体精神俱安康

  身体健康福气好。去年,我省各级财政安排17.6亿元专项资金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行,2902万人参加合作医疗,1441万人接受免费体检。

  身体好,还要精神好。去年我省农村文化大戏唱得红红火火,全年共组织11.7万场电影、1.6万场演出和306万册图书到农村。全省开展了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5500个村的有线电视联网。农民在自己家中享受到更多更精彩的文化大餐。

  (本报杭州1月31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