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两会要闻·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新农村,喜事多
· 百姓话“两会”
· 老百姓过日子更有盼头了
· 关注就业和社会保障
· 为社会救助加一道“法律保险”
· 加强立法,做好精神疾病预防
· 优秀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将受重奖
· 农民最希望电影下乡
· 省武警总队实现固定目标
执勤连续十年无事故
· 浙江电信为省“两会”
提供优质通信服务保障
· 向农民工说声“谢谢”
· 旁听让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发出倡议
向农民工说声“谢谢”
  本报永康1月31日电 (记者 陈洪标 通讯员 陈晓峰 永康市报道组 潘勇智) “谁不希望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谁不喜欢一出门就看到一张张笑脸?我们愿做你们的灯光,我们都有灿烂的笑脸。让我们一起向你们说一声:‘谢谢你们!’……”今天,一封特殊的《致社区外来民工朋友的感谢信》出现在永康市五金城小区里的公告栏里,一早下楼活动的胡大爷看到这封显眼的感谢信后,觉得奇怪,以为又是谁做了好人好事。

  等他看完才明白,原来是社区写给所有外来农民工朋友的。他说:“社区每年都给我们住户发一份慰问信,他们外地人从来没有份,今年终于轮到了他们。好啊,这份感谢早应该给他们了。”

  社区居委会主任徐笑珍告诉记者:“我们这个社区有2000多人,其中一半是外来农民工,去年没发生过一起重大的治安案件,卫生也很好。社区温馨和谐的环境,有他们一半的功劳。我要好好地感谢他们!”

  除了在公告栏里张贴这封特殊的感谢信外,社区还发动本地住户对外来农民工朋友,无论是对自己家里的保姆,还是店里的雇工或是厂里的员工,当面说一声感谢。住户胡一青这几天向自己家保姆的手机发了多条短信,说心里话,让保姆王仙萍很感动。

  据介绍,永康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和市总工会日前向社会发出倡议,建议全市56万居民向30多万来永康的外来务工者表示感谢。

  记者在永康市汽车站、劳务市场、五金城等公共场所看到,张贴在各个地方的“感谢农民工倡议书”吸引了一批批群众围观。江西小伙子郭兴邦一脸激动,他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新鲜事,政府建议大家感谢我们农民工,比给我们任何东西都要好。”(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到市场里进货的市民胡贵庆看了倡议书后说:“是啊,我对自己店里的那个小伙子,心里早有感谢之意,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现在好了,我可以通过读这封倡议书把感谢之意说给他听。”

  告读者:岁末年终,你是否也有很多要感谢外来人员的话,放在心里说不出口?不知道怎么说?用什么方式感谢才能让双方都很舒服地接受?还有你和要感谢的人的背后,有怎样的感人故事?请致电0571-85310487与本报的《社会周刊》编辑室说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