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专版
3  4  
PDF 版
· 牵引“钱塘江时代”的引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牵引“钱塘江时代”的引擎
  牵引“钱塘江时代”的引擎

  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拥着西湖、挽着运河、枕着钱塘江的杭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是福布斯公布的中国最具商业活力的城市。

  十多年前,下沙只是中国杭州东部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是钱塘江奔向大海前留下的一片滩涂。1993年,它拥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4年的时间,可以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初长成人;可以让一棵稚嫩的幼苗长成粗壮的大树;但是让一片昔日的滩涂,发展成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工业经济的集聚区、对外开放的先导区和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新城区,开发区的发展仿佛是搭上了一趟高速行进的“磁浮列车”。

  从“西湖时代”跨向“钱塘江时代”,下沙成为杭州最为倚重的副城。这里正在进行一场中国城市化开发区模式的生动实践,致力于打造一座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互动的杭州大都市副中心。

  折射集约发展新理念

  “选商引资”

  

  刚刚过去的2006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每月增速达50%以上,工业总产值几乎没有悬念地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13.4亿元,同比增长53.37%;工业销售产值、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面飘红,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096.75亿元,同比增长52.11%;外贸出口71.11亿美元,同比增长80.87%,创下一项项历史最高。

  对此,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盛成皿表示,“1000亿元只是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座纪念碑,‘十一五’期末我们的目标是2000亿元,事实上,我们对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

  自从开发区实施“工业兴区”战略以来,一直把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经济作为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抓手,并确立了“政策引导、科技引领、龙头带动、服务推动”的工作方针。

  细翻开发区工业经济的“账本”,规模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头号“功臣”。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开发区坚持加大投入,扶优扶强,实施大项目带动,注重培育具有行业特色、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形象的航母级龙头企业,为开发区工业经济的增长注入了充足的后劲。为此,开发区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奖励政策,通过重奖功臣企业等激励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目前,开发区累计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90家。其中产值突破百亿元的企业有3家,突破十亿元的企业有13家。摩托罗拉、东信、东芝、中策4家企业2006年总产值突破700亿元,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工业航母的“高速”行进,同时扎根于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开发区管委会通过加大选商引资、技改投入、政策扶持等各种方式,不断完善产业链,成功打造了电子通信、机械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四大产业集群。

  低能耗、高效益、无污染的集约发展理念,使开发区用最低的代价,完成了“冲千亿”的历史跨越。2006年,开发区工业经济万元产值能耗继续下降,定格在0.04吨标准煤。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强力引擎,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超过传统产业,达到61.03%,在这片1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国内第一条由民营资本投资的半导体生产线;有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EMS技术体系;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制药生产线,产品包括:不用任何仪器,只要在相应试纸上滴上一滴血,几分钟就能快速测出有否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病的试剂,正式批准在俄境内全面进入临床应用的抗癌药物等……

  这一组组画面使不断攀升的经济总量上充满着效率的光芒,一条新兴的工业化道路在开发区人的眼前无限延伸。

  注入创新发展新活力

  “资”“智”联手

  每年年初,开发区管委会都要组织高校座谈会,请来高校智囊团,指点新城发展,共商区校合作大计。事实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高教园区这颗超大的“智慧外脑”。

  从2000年开始,开发区就开始参照美国硅谷和我国台湾新竹的发展模式,推动下沙高教园区的建设。经过五年的建设,下沙高教园区已发展成为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规划面积10.91平方公里,现有14所高校入驻,拥有在校师生20余万人,硕博授予点18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20余个。

  为了将工业企业的产业优势和高教园区的科研优势“嫁接”,开发区管委会积极搭建各类自主创新平台,为科技和生产力提供最便捷的快速通道。开发区利用大学科技园这一平台,先后引进美国休斯顿科技园、浙大中自、浙大数码、中纺科技、大安科技等一批研发型项目;依托高教园区,引进了浙江出版集团的教材基地;依托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服装等专业的优势,引进了第五时尚设计中心;依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成立了科技创业中心,重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依托浙江传媒学院,培育发展创意、电视购物产业。

  有了这颗“外脑”,开发区的“产业转型”显得水到渠成。2006年11月底,两张高技术产业“金名片”在开发区诞生。

  2006年11月19日,新加坡杭州科技园正式启动建设。这块占地面积42.9公顷的现代商务休闲园区,彻底改变工业园区的传统形象,并角逐世界级的新兴产业——国际服务外包,是开发区未来高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的“试验田”。“以知识型服务业转移为特征的第二轮经济全球化正向我们走来。”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盛成皿说:“变承接跨国公司的‘制造外包’为‘服务外包’,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我们绝不能错过。”

  2006年11月24日,省内首个由国家级开发区组建的产学研合作中心又在开发区成立。管委会为此出资1000万元,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实施科研、人才服务、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首批加入产学研合作中心就有神钢机械、和利时等55家绩优企业和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等22所高校、科研机构,并促成了首批产学研合作项目。

  事实上,仅去年以来,开发区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申报国家、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86个,列入国家、省市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0个,建立省、市级技术中心11家、研发中心15家。到目前为止,园区企业已设立研发中心30个。

  开创和谐发展新局面

  从“建区”到“造城”

  为了完成从工业园区到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开发区管委会加快了从“建区”到“造城”的步伐,从外表到内涵,从形态到功能,对下沙新城进行细心的雕琢。

  在这里,沿江、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被充分利用,勾画出一个极富诗意的江南图景。1200亩的生态湿地,以150米的宽度,沿钱塘江二线堤塘铺展4公里,见证着新城原生态环境的复苏;5公里景观河,横穿下沙高教园区,里面环绕着假山、亭台、碧水、绿树和朗朗书声,这是新建成的高教园区景观带;12公里的沿江景观大道,有从湿地深处,直飞青天的白鹭;有古人观赏钱江潮后,留下的碑刻、凉亭,尽揽钱塘江风景,融中西文化特质于一体。

  在这里,30万人口的集聚,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物美大卖场、肯德基、高星级连锁酒店鳞次栉比,入夜之后商业街霓虹闪烁,勾勒出繁华的市区风貌。开发区最新的统计报表上,服务业指数画出了一道漂亮的上扬曲线。2006年,开发区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87.8亿元,同比增长48.77%。火热的商贸业同时带动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开发区拥有大小物流企业41家,流通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各地。普洛斯物流项目的引进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建设,更为开发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里,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安全感与日俱增。开发区管委会致力于打造“平安下沙”,构建起治安防控体系,推进了基层综治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探索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的新模式;公安部门、社区、学校和企业,齐心协力,群防群治,精心织就了一张全方位、全天候的110“天网”,有力地保障了下沙新城的社会平安。

  在这里,通过撤村建居,诞生了17个新社区,目前初步形成较为完备、规范的组织体系。新社区里的新居民,将尽享市民新生活:分批入住带电梯、花园的现代化农居多层公寓,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2.2%……

  在这里,拥有十余万的外来务工者,他们是新城建设的主力军,开发区为他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服务,让他们真正融入到新城中,成为幸福的新市民。为此,开发区大力开展职工基本素质和技能培训,“蓝领成才”工程成果继续扩大,企业职工“厂门口上大学”突破8000人;大力推行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化管理,首个邻里中心已入住职工9500人,可容纳2万人的第二个廉租公寓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用,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社区,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居住的示范窗口;同时,开发区还充分发挥区内企业和职工积极性,举办职工文化艺术节,在浙江省内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特色品牌。

  2006年,开发区“十一五”规划纲要正式出炉,规划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间,犹如一幅立体图画,描摹出未来五年内开发区“造城”战略的全部秘密:7个大类,4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将达758亿元。

  这片曾经贫瘠的盐碱地,将被打造成一个以外商投资为主体,高技术产业为支撑,知名企业与品牌高度集聚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区;一个产学研有机融合,人才高度集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科技创新先导区;一个城市功能配套,城市个性鲜明,社会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放眼未来,一座国际化、生态化、人文化的下沙新城,将在中国浙江杭州的东部拔地而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