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两会要闻·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2007,数据中的民生期待
· 百姓话“两会”
· 修通百姓的“经济路”
· 重点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最牵挂的是民生
· 努力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同质
· 人大代表
热议环保
· 建议设立创意产业基金
· 希望出台帮扶聋人的政策
· 加大对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
· 建立全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 要闻简报
· 杭钢去年销售收入首破300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最牵挂的是民生
本报记者 秦军
  今天中午,来自温州、衢州、金华的3位省政协委员,来到杭州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短暂的午休时间,调研省城社区医疗机构的运作机制。

  “一年门诊量有多少?”“每张处方平均价格是多少?”“医生每月要上门服务几次?”“百姓对医生满意吗?”……来自常山县疾控中心的詹福初委员、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的姚美芬委员、温州医学院的陈惠生委员忙不迭地询问,随后又把答案记在本子上。

  就在今天上午,这3位委员刚刚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提案,建议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支持,并推动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联合,实现病人双向转诊。陈惠生委员说:“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很大原因就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只有大力扶持社区医院,让它壮大,起到分流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目的,解决老百姓的疾苦。”

  俯首民生察冷暖,百姓疾苦挂心间。在“两会”采访中,记者一次次强烈地感受到:来自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们不仅敢说,而且会说。他们提交的建议、议案、提案和谈论的话题,有的虽然只从一个典型的事例和现象说起,却反映了关系民生和发展的大问题。

  省人大代表章凤仙在本次会议上,又提出了19项议案和建议,全部都与民生问题有关,其中农民工权益保护、慈善事业、百姓看病难问题都是她关注的热点。省政协委员喻华芝谈起今年她和几位委员的调研报告,感慨地说:“关注民生、为老百姓说话、当好政府的参谋,是我们的职责。”

  省政协委员、杭州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曜君曾在农村中小学工作了14年,农村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他心中最大的牵挂。5年来,他已经完成了15个提案。这次会议前,他又走访各地,提出了《构建“以省为主”的投入机制,推进农村优质教育工程》等多个提案,提出教育公平不仅要注重城乡教育硬件的均衡配置,更应注重农村师资和教育教学质量等“软实力”的提升,要通过制度保障推进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和名校集团化办学,努力使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像城镇教育一样的教学理念、教师素质等。

  一年一度的“两会”,越来越走向亲民、务实和开放,越来越被群众所关心。

  下图 来自医药卫生界的省政协委员陈惠生、姚美芬、詹福初等三人,昨天来到杭州市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医院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吴元峰 刘士斌 摄

  (本报杭州1月30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