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两会要闻
3  4  
PDF 版
· 建言立论 共谱和谐新篇章
· 切实办好关系人民群众
切身利益的十方面实事
· 在浙全国人大代表
认真讨论两部法律草案
· 省政协企业家之友社
举行二届五次理事会
· 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
共立提案537件
· 同一片蓝天下,让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
· 网民跟帖
· 吕祖善省长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吕祖善省长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努力做好2007年工作

  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本报讯 吕祖善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自身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2007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努力在优化结构基础上促进三大需求平稳较快增长。积极扩大消费需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合理引导和培育消费热点。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努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科学配置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深入实施“五大百亿”工程和技术改造“双千工程”,重点抓好一批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设施项目、一批改善民生的社会发展项目、一批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发展项目。积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充分运用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鼓励能源、原材料和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进口。

  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自主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大对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完善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措施。抓好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扎实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和推广应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创新创造,打击侵权行为,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扎实推进品牌大省建设,加快实施“双千品牌培育创建工程”。组织实施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958”技术赶超计划。

  大力培育服务业和海洋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完善和落实服务业促进政策,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鼓励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未禁止的服务行业和领域。加快培养和引进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势服务企业和重大项目。引导服务业合理集聚,支持杭州、宁波、温州等大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港口岸线资源的统筹规划和集约利用,加快宁波—舟山港等港口建设。

  切实加强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把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研究出台一批节能减排的法规、标准和政策,大力推广一批先进技术和装备,抓紧淘汰一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落后设备和装置,依法关闭一批整改无望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完善钱塘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机制,深入推进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污染整治,加大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污染整治力度,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完成“811”环境污染整治任务。以“五整治一提高”为重点抓好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严格执行节能减排和土地集约利用目标责任制度,完善监测评价方法,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

  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做强做大,提升家庭工业发展水平,促进民营经济实现新的飞跃。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完成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扎实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推动电、水、油、气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二)加强统筹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增加“三农”投入。财政新增的社会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财政支农资金和用于农村的政府投资、土地出让金三个增量高于上年水平。把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稳定粮食生产,提升蔬菜、茶叶、果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加大对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开展万村万户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活动,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和机械化。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农民饮用水”等工程,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环保、沼气等设施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已建成通村公路的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继续做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设区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面推进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实施。进一步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积极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大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大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认真落实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改善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百亿帮扶致富工程”,抓好一批事关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环保等项目建设。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内聚外迁步伐。扎实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引导和支持符合资源环境要求的项目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深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

  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农村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一批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加快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优化高校专业设置,支持重点学科建设,促进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和“四个一批”规划,积极构建和谐文化。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鼓励文化精品创作,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加强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分级治疗、双向转诊制度。深化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和疫病的防控工作。

  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帮扶力度。继续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和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争取通过两年努力基本实现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全面推进工伤保险,积极扩大失业和生育保险。加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即征即保。确保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到位。认真落实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以及教育、医疗、住房、司法等救助政策。

  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开展城乡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完善居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城乡社区组织的工作条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积极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依法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职工权益维护等责任,健全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安全生产监管,大力整治安全隐患,努力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生产经营活动。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当年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健康发展。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专家论证、社会听证和合法性审查等制度,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化市、县两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强化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行政层级监督,实行审计情况通报制度。

  大力加强政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狠抓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制度公开。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机关。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