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1月29日讯 省长吕祖善今天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全省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正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吕祖善省长在回顾2006年省政府工作时说,2006年,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推进“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正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全面实现,为民办实事的十个方面任务如期完成,“十一五”发展开局良好,我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部署新型城市化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开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和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374亿元,增长19.9%。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启动建设,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实现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三增加”,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工程取得新成效。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切实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行。
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制定实施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规划和政策,实施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规划年度计划,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下转第三版)
(紧接第一版) 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全省财政科技支出54.3亿元,增长21.7%;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相当于生产总值的1.34%,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增长23%和28.3%。推进品牌大省建设。启动实施技术改造“双千工程”。积极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出生产总值1.5个百分点。大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作深入推进。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全面开展“十一五”重大项目建设,“五大百亿”工程完成投资890亿元。新增统调电力装机789万千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6公里,提前一年实现本届政府电力装机容量翻一番和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的目标。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启动实施。严格土地管理,优化配置建设用地,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盘活土地存量10万亩,科学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沿海滩涂,努力保障发展用地需求。
加强引导和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和海岛等市县转移支付103亿元,增长14.1%。深入实施“百亿帮扶致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多形式开展山海协作,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结对帮扶,选派骨干教师、医师和科技特派员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积极支持海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衢州、舟山生产总值和丽水财政收入的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加大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力度,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制定实施节能降耗政策措施,开展“工业节能降耗年”活动,积极推进节能项目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深入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全面推进重点流域、区域、行业和企业的污染整治。加大环保执法监督力度。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全省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定实施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扎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国率先实行免收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部署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组织实施“四个一批”规划,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城乡基层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实施卫生强省建设“六大工程”,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全省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资金244亿元,增长21.8%。28个市县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试点。62.9万城乡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96万平方米,所有市县全面实施城镇廉租住房制度,1.85万户城镇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完成6110户农村低保家庭危旧房改造,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发展活力继续增强。部署“十一五”时期体制改革工作。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36个县(市、区)开展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积极引进境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继续做好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推动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服务。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制定实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加强公共财政建设,加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投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义乌市开展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