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两会特刊1
3  4  
PDF 版
· 让更多百姓享受多层次的社会保障
· 始终关注民生问题
· 代表步入会场
· 履行职责只争朝夕
· 全力以赴做好“两会”警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更多百姓享受多层次的社会保障
  特邀嘉宾:

  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韩春根

  省人大代表、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 翁歆

  主持人:本报记者 吴妙丽

  

  开场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加强社会保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今年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强我省的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一个话题。

  记者: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翁歆: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这点来说,社会保障是基础之基础。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如果其中有些群体连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也很难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社会保障、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是一个循环链,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

  韩春根: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生活安全感。社保是个大概念,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就业再就业等等,和每个人关系密切。

  记者:目前,我省社会保障工作有何特点,面临着哪些新挑战?

  韩春根:浙江始终把握这样一条主线:统筹协调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构成大社保体系的基本框架,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06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资金244亿元,增长21.8%。但我省仍然面临着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等挑战。如何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是我们必须从制度安排、资金投入上亟须破解的难题。

  翁歆:对,我非常赞同从制度设计的高度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的建议。我觉得比较全面的保障体系,不能忽略边缘人群。比如,我们杭州对五保老人已做到应保尽保。但有些老人不属于五保范围,虽有子女赡养但子女外出打工不在身边,收入微薄,对这部分人的生活应该怎样帮助?目前,我省的老龄化率已达到14%左右,对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能否加大医疗保障投入,让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此外还有因病致贫的困难人群、大量的外来农民工,以及许多以灵活方式就业的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些恐怕都还需要我们首先从机制、体制上着手解决。

  记者: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我省应从哪些方面着力?

  韩春根:首先还是要从制度安排上着力,通过立法来推进社会保障工作。我个人最关注的还是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我的一份提案内容就是:按照“个人养老储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补贴”的原则要求,尽快建立并完善与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既有区别又可衔接的农村养老保险的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也很重要,公共财政应继续加大投入。

  翁歆: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20%不到,但涉及面很广,家家都有老人、小孩。目前在我省已有了不少成功经验,如“家庭养老、政府介入”,给老人家里安装呼救系统、增加上门服务;又如政府投资机构养老。我们应该尽快总结这些经验,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另外,我还想呼吁:健全救助体系,还需要全社会参与,人人献出一份爱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