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 不知不觉中,“顶”“恶搞”“愤青”“超女”等新生词汇出现在我们面前,甚至一些字母、数字、标点等特殊语汇如FT、ID、94、88,也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这些网络语言、电视语言来势是如此凶猛,很多人惊呼狼来了!
调查发现,经常使用“顶”“美眉”“粉丝”等网络语言的人群中,20岁以上的超过90%,30岁以上的达到37.66%。无论我们是否承认,网络语言早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网络语言仅仅是在一些青少年中流行的特殊‘方言’”,这种观点早已过时。
其实,网络语言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应简单否定。如果往前看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曾经陌生的网络语言现在已经非常熟悉,如“下载”“链接”“复制”等等,早已被我们接受。不仅如此,就连一些传统词语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如“潜水”(只看帖不回帖)、“青蛙”(丑男)、“恐龙”(丑女)……这些词汇的再“创作”使得这些“旧瓶”里早已被装入了“新酒”。
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生词汇,很多人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会因此受影响。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钱玉趾表示,所谓的“网络语言”只是网上流行的一种“符语”,并不具备语言的特征,更不具备合法性、规范性及通行性。
不过,很多专家并不认同,这些新生词语是汉语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汉语的丰富,它们犹如“润物春雨”,让我们传统语言保持常青。语言是活的、变化的、一直处于发展中的。新生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毕竟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个网络时代的反映,同时,它们也能丰富我国的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