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两会特刊1
3  4  
PDF 版
· 委员体验谦让牌
· 把农村的品位搞上去
· 牵挂农村孩子上好学
· 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是必由路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是必由路径
  特邀嘉宾:

  省人大代表、浙江三狮集团董事长 姚季鑫

  省政协委员、浙江工商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程惠芳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金涛

  

  开场白:自主创新的热潮正在浙江大地上悄然涌动。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创新型省份的目标,明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由此,如何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保浙江经济“高速列车”持续又好又快地行驶,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主持人:浙江产业该如何优化升级?

  姚季鑫:自主创新是我省产业升级的必然路径选择。水泥行业是我省结构调整最早、幅度最大的产业之一,目前第一轮“洗牌”已有了结果。国家发改委刚刚公布的60家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企业中,我省就占了1/6,在全国位居第一。水泥行业为何“转身”快?关键还在于自主创新。2000年前,国内上马一条日产20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只能依赖进口,所需资金高达8.9亿元。而“三狮”与大院大所合作搞自主创新、研发,结果同等产能规模的国产新型干法生产线耗资仅1.4亿元。可以说,正是创新让“三狮”的发展在全行业中领先一步。

  程惠芳:“十一五”期间是浙江产业结构升级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我省产业结构现状看,尽管不少产业都在着手优化升级,但传统产业比重仍然偏高、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占据相当的地位。而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依靠自主创新。应该看到,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应注意把握几个方向:要把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放到国际、国内分工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考虑,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创新型省份相结合,把产业优化升级与产业国际化相结合,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转换要形成互动等。

  主持人: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程惠芳:我认为自主创新应着力增强这些能力:科技研发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技术创新融资能力、对技术创新研发的评估监测能力、产业集群与产业配套能力。同时,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需建立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具体来说,包括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互动,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互动,国际化与本土化互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等等。

  姚季鑫: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对企业而言,创新并非只停留在技术创新的层面,而应该是多元的。回顾“三狮”近年来的创新历程,既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也有体制、机制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一步,才激发出企业技术创新的激情与活力。像“三狮”的混合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模式无不如此。

  主持人:如何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姚季鑫:有创新就有风险。对企业而言,现阶段的创新成本还很高,技术研发投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令企业担忧的是,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有待完善,企业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成果,往往会成为别的企业模仿、侵权的对象,因此挫伤了不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对于这一问题,靠企业自身是无法解决的,只能依靠政府创造一个健康、宽松的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大胆去试、去闯,又能包容创新失败。

  程惠芳:除了唤醒企业的创新主体意识外,作为创新主导者的政府,还有责任保护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首先,应培养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企业家。这类企业家不再仅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同时又有“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勇于对社会负责任。其次,政府在倡导宽松的创新文化氛围基础上,还应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通常会有技术外溢的效应,技术易被模仿、侵权,从而给创新企业带来损失。这就需要政府一方面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举措,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则可借助减免税收、提供优惠贷款、设立创新奖励基金等手段来弥补其损失。否则企业就会失去创新的动力,创新也就不可能持久。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