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我国“人造太阳”
又创一项“世界第一”
· 一些部门和单位
违规使用三峡库区移民资金
· 时装演绎巧克力魅力
· 两岸春节包机2月13日“起飞”
· 不鼓励居民去
香港及境外分娩
· 大陆遣返台湾抢劫运钞车嫌犯
· “六安王”大墓内棺整体迁至博物馆
· 桂林舞蹈职业学校
被吊销办学许可证
· “春运不涨价”不能变成文字游戏
· 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竟反对用成语
· 依法严办
周正毅等不法分子
· 去年我国GDP增长10.7%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六安王”大墓内棺整体迁至博物馆
  新华社合肥1月25日电(记者 熊润频 白斌) 24日下午,在经过考古工作人员一整天的紧张准备后,安徽“六安王”大墓的内棺在“严密”保护之下,被整体迁移至安徽六安皖西博物馆。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实施整体迁移中,内棺受到了“严密”保护:考古工作人员先用一到数层宣纸或丝棉纸将内棺的表层紧紧地包裹了起来,随后,在其表面喷上软化材料。据介绍,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湿,并吸收软化材料,以此来压平表层的漆皮。

  在24日的清理迁移工作中,考古工作人员在大墓内棺的顶盖内部北、南部分发现了红色兰花彩绘;内棺的棺底盖正下方发现铜镜和直径在2毫米到3毫米左右的玛瑙。此外,在内棺的两个侧面也存在着与内棺盖表面一模一样的柿蒂型纹饰。

  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汉墓发掘现场负责人汪景辉介绍,铜镜和纹饰的存在可能与当时葬礼的风俗有关。令人遗憾的是,几天前保存完好、光可鉴人的内棺表面漆皮在24日被阳光照射了一小时之后,其表层已经起皮,后虽经考古人员的抢救性保湿处理,但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恐怕希望不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