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别让小偷
过肥年
· 办卡虽好 手续太繁
· 几种汇钱方式比较
· 上车一挤:一年工钱不见了
· 识贼五招:贼有贼像
· 怎样让我的工钱安全“回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民工”兄弟怎样才能把辛苦一年的工钱安全带回家,这个问题,每到年关都让他们犯难。到银行办卡或者到邮局汇款,不光要付出对他们来说不菲的费用,而且手续繁复,也让许多外来工望而生畏。而那些仍然把现金放在身上带回家的人,他们要多经历一路的危险,一场和小偷的争斗就无法避免地开始了——
怎样让我的工钱安全“回家”
■本报记者 陈洪标
  这两天下雨,工地上没活,甘昭良却特别忙乎,辛苦了一年,他正在为怎样把钱安全带回家伤脑筋,最后他还是决定通过邮局把8000元钱汇到老家去,省得一路上提心吊胆的。

  邮局说3天时间就能到,等他人到家了,汇款单也到了,到时候他拿自己的身份证去取就是了。但是他还是有点心疼那50元手续费,毕竟自己要整整干两天才能挣到这50元。

  之前,他去了几家银行问了问有没有别的办法,手续费可以低一些,好像只有农行还可以试试。因为老家镇上有一个很小的农行营业点,本来可以让老爸到镇上跑一趟,尽管最近老人家身体不行,走不了那山路。但是一细问,家里这一头要先办卡,而信用卡镇上也办不了,要到县里才能办。再说,自己等老爸那边办好卡再从银行汇款,可能就回不去了,这个春节就要在杭州过了。他也想过自己在杭州办一张卡算了,倒是很快,可是回家用自己这张卡异地取钱,手续费就得80元,这样一算还不如到邮局汇款了。

  记者在近一个星期的调查中发现,今年“民工”带钱回家的方式有些新的变化,大部分都采用银行卡,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筑行业的,因为政府为了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给他们办理了工资卡,平时把工资打到卡里。过年了,他们把卡带回家就可以了。还有一些人,是为了安全起见,自己通过银行办卡把钱汇走,但是大多需要一定的手续费,而且办卡手续也挺繁。年纪大一些的,大都采取像甘昭良的办法,到邮局填一下老家的地址邮汇,就可以了,省去了办卡的各种手续。

  有一部分人,像王嘉梁一样因为心疼那几十元的手续费,仍然采用带现金回家的老办法。他们总以为把现金缝在棉袄里,这样就安全了,可是他们根本没想到,有的人把钱缝在内衣甚至内裤里,最后还是被小偷掏走了。

  “上车时,拎着小包大包,你就是发觉有人故意摸你口袋,你两只手也动弹不了。在车上,因为车厢里拥挤,时间一坐长了,就容易疲劳,这个时候小偷正精神呢,春运期间80%的扒窃案都是这样发生的。乘客身上带大量现金绝对是一个不明智的做法。”杭州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铁鹰”分队,是专门负责春运期间打击扒窃、割包和拎包等犯罪活动的,队长陈建林说:“这种危险性从他住的地方一出发就开始了,除了上下公交车,一是在火车站售票处,二是在检票口,三是上下火车的时候,四是在火车上,我们在近两年的打击中发现,特别是在火车上作案比在其他的三四个地方越来越频繁,去年分队在火车上就抓了40多起。”

  陈建林建议回家的“民工”兄弟最好的办法是不带现金,其次要有防范意识,特别是始发站的车,应该都有座位,上车时不要挤,在放行李、找座位的时候,也要提防小偷趁机下手。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