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台州资讯
3  4  
PDF 版
· 挖掘台州文化之根
复兴千年章安古城
· 今日明珠更璀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陈,因其战略地位而成为军事重地。
大陈,因遭受一场浩劫而闻名中外。
大陈,因一批热血青年的艰辛垦荒而成为东海明珠。
如今的大陈,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成为一座人气兴旺、活力迸发、创业机会逐步增多的新海岛。
几年来,大陈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6.3%和26.7%,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03元。
大陈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孙尚权告诉我们,凭借独特的海岛资源,大陈岛在海岛的开发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

今日明珠更璀璨
  大陈,因其战略地位而成为军事重地。

  大陈,因遭受一场浩劫而闻名中外。

  大陈,因一批热血青年的艰辛垦荒而成为东海明珠。

  如今的大陈,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成为一座人气兴旺、活力迸发、创业机会逐步增多的新海岛。

  几年来,大陈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6.3%和26.7%,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03元。

  大陈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孙尚权告诉我们,凭借独特的海岛资源,大陈岛在海岛的开发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

  今日明珠更璀璨

  1

  传统加科技的渔业经济

  渔业,是大陈的基础产业,“改善捕捞、发展养殖、深化加工、综合开发”,面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海洋捕捞遭受前所未有的困境,大陈镇提出了稳定渔业经济发展的方针。他们搭建创新平台和载体,抓优势产业带和基地建设,努力实现渔业持续增效、渔民持续增收,促渔业渔村经济发展。

  他们引导渔民调整产业结构,着重改变捕捞方式和发展休闲渔业,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台州市大陈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龙头示范作用,大批量养殖成品鱼。目前已发展深水网箱省级无公害基地2个,深水抗风浪网箱116只,养殖面积达150公顷。他们还引导渔民转产转业,鼓励带动渔民从事禽类饲养、海水养殖及拓展水产干货特产市场。已发展海鲜鸡养殖场5家。在此基础上,他们帮助渔民开设土特产专卖店,注册“大陈渔家”商标,打造大陈土特产品牌。为多渠道拓展渔民转业门路,他们邀请专家来岛开展大黄鱼、贝藻类等多品种养殖培训。与此同时,开展资源增值。积极申报省级海洋生态经济区,在洋旗岛海域投放生态型人工鱼礁1.5万空立方米,投放黑鲷15万尾,修补大陈海域日益衰退的渔业资源,为发展海岛休闲渔业打下基础。他们还建立浙江省岛礁贝类增养殖试验区,在大陈海域数个岛礁附近放养4000公斤荔枝螺和2000只鲍鱼苗、1500公斤各类贝壳苗,共计投入资金40多万元,以尽快恢复岛礁资源。

  2

  历史加人文的海岛旅游

  海岛旅游,逐步成为大陈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他们按照“对外推介,对内配套”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各个产业的融合、带动和提升作用,加强了旅游软硬件设施、景区开发建设及对外宣传工作。2006年上岛人数近5万人次,年均增长18.1%。

  借助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制作VCD风光片、编印宣传画册、建立大陈岛网站、创办《新大陈》刊物,协办“台州国际饭店杯”海钓大赛、“大陈-台湾心手相连”、垦荒队员上岛50周年纪念活动等,积极对外推介大陈岛,不断提高大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完善甲午岩、垦荒纪念碑景区配套设施,改造浪通门巨浪碑底部设计,建设观景点、观景台、海鲜一条船,完善景区标识,发展海岛生态风情游。大陈岛作为全省五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根据“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着手整修104高地坑道、碉堡,改建鱼师庙和天后宫出入口的台阶、护栏等;整修青少年宫、友谊俱乐部,充分利用青少年宫、友谊俱乐部的主阵地,弘扬垦荒精神,发展红色旅游。积极打造“渔家乐”品牌,按照“观光、休闲、度假”的发展目标,已建成“渔家乐”旅游休闲宾馆6家、旅游推荐商店3家,发展“渔家乐”;建设大小浦度假村,发展休闲度假游。

  势

  台州市和椒江区相继出台海岛开发建设的优惠政策,大陈镇抓住机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力度。星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新开元海运有限公司、台州市银环海运有限公司、台州市长嘉航运公司等相继落户大陈岛。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是开发大陈岛的基础。目前正在实施的两大项目石油储运和风力发电项目进展顺利:石油储运项目多次邀请了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等专家领导考察评估石油储运项目,积极争取中石油等特大型石化企业落户大陈岛。风力发电项目在组建了浙江星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基础上,2006年1月可研批复;7月,通过初步设计,风电场项目指挥部揭牌,项目启动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

  近年来,全镇共累计投资1.4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40公里的环岛公路,300吨级客货两用码头2座,航时为2小时的“庆达号”快速客轮往返于陆岛之间,新打造的第二艘快速客轮即将投入营运。完成康庄工程建设,拓宽环岛公路,规范了岛上交通标识,开通了岛上公交业务,更新了岛上公交车。完成了水库的清淤和除险加固工程,改造净水设备。扩大大陈电厂装机容量,首期建设的1台1000千瓦机组项目已正常运行。35KV陆岛联网输变电工程已经省电力设计院完成编制并通过初步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评审通过。中咀避风港工程已经启动,预计主体工程可在主汛期来临之前投入使用,保障渔船避风安全。

  4

  垦荒精神是大陈岛特有的精神财富,也是根植于民的大陈岛精神。开发大陈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大陈岛这颗东海明珠重新焕发光彩,让大陈岛的岛民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因此,大陈镇把富民优先作为发展的一条理性原则,坚持把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从源头和基础抓起,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使广大群众在弘扬垦荒精神、共创大陈辉煌的同时,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大陈镇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定不移地走陆岛一体化的发展新路子。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和规划编制。按照统筹镇村发展的要求,以编制大陈岛发展概念性规划为契机,编制大陈岛总体规划和景点景观专项规划,明确大陈推进陆岛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推动集镇、村庄布局优化,稳步推进全镇新渔村建设。努力推进渔业产业化。以海水养殖、家禽类养殖和销售为重点,培育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狠抓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打造了一批大黄鱼、海鲜鸡等有大陈特色的优势渔产品品牌。引导渔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已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社5家,发展社员35人,注册资金达26万元,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继续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实施渔村改厕、垃圾集中点、垃圾场建设、网场建设,改善渔民生产生活环境。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区级部门定点帮扶大陈镇村(居)制度已建立,困难补助政策基本落实。岛上的老垦荒队员的生活保障和60岁以上的长潭水库移民的生活困难补助得到全面落实。长潭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已完成统计,全镇共有1262人纳入扶助。对困难家庭实施住房救助,4户居民得到危房拆迁和维修补助。海岛居民生活最低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不断完善。渔村饮水工程建设成效明显。该镇还实施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行动,逐步完善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办法,提高“三无”、“五保”对象生活质量,切实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紧密结合海岛自然灾害频繁的实际,高标准制定防台预案,建设“避灾”中心,加快推进建设中咀避风港的前期工作,提高防灾减灾特别是防台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昨日大陈辉煌已成过去,今日大陈安定祥和,是海岛历史发展又好又快的时期,东海明珠大放光彩。放眼未来风光特好,前景无限,大陈人民在海岛发展进程中,必将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