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台州资讯
3  4  
PDF 版
· 前所街道台州湾畔的港口工业新城
· 推进“三大工程” 打造“缝制设备之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前所街道位于浙东南沿海台州湾,东邻东海,南与台州市中心区隔江相望,装机141万千瓦的台州发电厂就坐落于此。据记载: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6年)为防倭寇,信国公汤和在此垒筑城墙,建卫立所,因地处台州前沿要地,故名前所。
实如其名。近年来,前所街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跻身到“前沿阵地”,2006年街道财政总收入9481万元,同比增加31.5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92亿元,同比增加77.4%;实现工业性投入3.52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出5.46亿元。
街道党工委书记葛云祥,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翔说起前所的发展充满了自信:“前所独特的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给前所带来了独特的发展机遇,通过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前所的发展已显现出新的曙光。”

前所街道台州湾畔的港口工业新城
通讯员 丁琦 杨台彪
  前所街道位于浙东南沿海台州湾,东邻东海,南与台州市中心区隔江相望,装机141万千瓦的台州发电厂就坐落于此。据记载: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6年)为防倭寇,信国公汤和在此垒筑城墙,建卫立所,因地处台州前沿要地,故名前所。

  实如其名。近年来,前所街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跻身到“前沿阵地”,2006年街道财政总收入9481万元,同比增加31.5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92亿元,同比增加77.4%;实现工业性投入3.52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出5.46亿元。

  街道党工委书记葛云祥,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翔说起前所的发展充满了自信:“前所独特的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给前所带来了独特的发展机遇,通过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前所的发展已显现出新的曙光。”

  台州湾畔的港口工业新城

  前所街道

  通讯员 丁琦 杨台彪

  项目拉动,

  强力推进新一轮发展

  与日新月异的主城区相比,前所的基础建设相对滞后。针对这一现实,前所街道找准自己的发展路子,通过快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拉动新一轮发展。

  目前,占地240亩总投资1.43亿元的眼镜功能区块已初显规模,20家入园企业中有17家企业建成投产,另3家正在抓紧施工。为有效提升前所的眼镜产业,加快实现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创造了良好条件;投资分别达1.72亿元和0.69亿元的海螺水泥粉磨站项目、德鑫新材料项目基本建成,推动了前所新型建材产业的形成,进一步壮大了前所工业基础;总投资26亿元的台电五期基础工程建设进展顺利;110KV前章线前所段塔基全部完工待拉线、前大线及沿江线塔基建设有序推进;占地256亩的原玻璃项目地块企业引进落实工作重新启动。

  台电以东5平方公里工业功能区块控制性详规和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促进了前所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加快蓝色产业带建设作好了准备;船舶修造企业紧紧抓住了国际造船产业加速向国内转移的大好时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中外合作台州市斯考根五洲船业有限公司于去年4月挂牌成立,首批合作项目1艘3200立方特种液化气船于今年1月建成并交付挪威斯考根海运集团。前所、横蒋两村标准厂房动工建设,将有效缓解前所中小企业用地紧张问题。中国信质电机有限公司通过加大技改投入和自主创新、企业规模继续扩大,2006年实现销售产值2.7亿元,占全国汽车电机市场的70%。绣衣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刺绣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弘扬,出口持续增长。

  超前规划,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如何因地制宜创特色?前所街道的做法是:把“二十字”要求与前所农村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以“两清两改”为突破口,超前规划,突出重点,典型引路,分步实施。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四大果蔬基地为龙头的城郊型农业稳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推进,使农业经济快速跳出传统框槛,奔向现代农业的高速轨道,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加快村镇整治步伐。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全面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新殿村被评为全区首个市级生态村。河道疏浚和河道砌石工程全面实施,白沙盐场造田造地工程和6150亩标准农田建设的完工,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水利和农田基础设施。疏港大道建设加快推进,省级文明公路创建活动通过了验收,交通设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土地管理工作成效显著,连续11年被评为“土地执法模范街道”。

  跨越式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和前所中学学生公寓工程启动,教育事业成绩喜人,争创“省教育强镇”和“省一级成校”活动通过了验收。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有效体现。

  强化农民培训和村企结对。全街道共有13对村企参加了结对活动,企业为村捐资造路,村为企业培训劳动力、解决企业用地,达到了互利双赢共建新农村的目标。

  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建成了基层文化俱乐部14家,“文化下乡”、“楼群乐”等活动全面开展,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莲花落”等传统文艺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以“八荣八耻”和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宣教活动深入开展。

  全面推进村级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健全了村务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村两委工作规程,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明显,涌现了新殿、横蒋、妥桥等新农村建设典型,前所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紧抓机遇,和谐前所建设前景美好

  作为经济后发地区和地处沿海、沿江地区的前所,正面临着大开放、大发展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加快转移,将为前所提供更多发展和合作机遇。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趋增强,民营经济将更加活跃和充满活力。这为前所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椒江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明确了“跨江发展、建设蓝色产业带、加快椒北开发、构筑椒北新城、发展新兴临港型产业,推进城乡、南北、陆岛一体发展”战略构想,使得前所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目标更加具体,发展定位更加明确,并将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涌入前所。

  面对上述发展机遇,前所干群盼发展、快发展的愿望愈加强烈。前所独特的区位、港口、岸线、资源,在椒江新一轮发展中的优势更加突出,迎接主城区“跨江发展”时机和条件日趋成熟。同时随着椒江二桥、沿海高速、台金高速东延段、75省道拓宽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加紧规划、实施,更为前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前所东部开发计划全面启动,特别是台电以东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和产业规划制订,沿江、岸线资源的加快开发,为前所产业提升和新型临港型产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新的一年,前所街道的发展掀起新的高潮。前所街道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心聚力,加快一体化步伐,建设和谐前所,努力把前所建设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乐土,成为主城区“跨江发展”和在椒江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新浦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