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台州资讯
3  4  
PDF 版
· 前所街道台州湾畔的港口工业新城
· 推进“三大工程” 打造“缝制设备之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推进“三大工程” 打造“缝制设备之都”
——椒江区下陈街道倾力构筑经济发展“黄金区块”
本报通讯员 李健龙 王玲刚
  推进“三大工程” 打造“缝制设备之都”

  ——椒江区下陈街道倾力构筑经济发展“黄金区块”

  本报通讯员 李健龙 王玲刚

  飞跃、宝石、杰克,这是在世界上都声名显赫的3个名字。你知道这3家扬名四海、成为中国骄傲的企业在哪里?他们都在同一个地方——椒江区下陈街道。

  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缝制设备制造基地,是浙江起步最早的纺织基地。随着台州城市化建设的高速推进,这里,即将成为台州沿海产业带的“黄金区块”。

  下陈,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实力,向世界级缝制设备先进制造业基地挺进。2006年,全街道共实现财政总收入1864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35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74.41亿元,同比增长30.37%;新增上规模企业10家、上亿元企业1家、上5000万元企业3家;累计完成工业性投资4.9亿元;实现第三产业总产出6.39亿元,同比增54.77%;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实现自营出口21.41亿元;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80%。

  带着欣喜、带着信心、带着期盼,我们就下陈新年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访问。

  “今年,我们下陈街道将大力推进‘产业升级、街区提升、和谐社会’三大工程,加快打造‘缝制设备之都’。全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工农业总产值同比增15%以上;规模上企业产值同比增20%以上;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均同比增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7%以上。”街道党工委书记何庆林的“开场白”令人鼓舞,也让人看到了下陈的经济“增长极”正在逐步形成。

  坚持工业化第一方略,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工程,加快打造“缝制设备之都”

  为确保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下陈街道将进一步强化服务,加强对项目建设进度的跟踪和协调,落实目标责任制、协调机制,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围绕打造“缝制设备之都”这一战略任务,做好产业布局规划的完善工作,以飞跃工业城为中心、下陈纺织区块和东部缝制基地为两翼,形成街道两大产业的集聚发展。

  东部缝制设备生产基地建设,是街道当前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将尽快完成下陈集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修编和5平方公里缝制设备基地的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

  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土地挖潜利用这篇文章,注重在盘活闲置厂房、提高投资强度上下功夫,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在做大做强做精做优街道两大产业方面,以飞跃、宝石、杰克集团为龙头,配件加工企业为依托,积极提升缝制产业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以织造为依托,形成加弹、织造、染色、贴膜等产业链,集簇式发展纺织行业。

  加快发展规模经济,全年力争新增规模上企业5家,上亿元企业1家,上5000万元企业1家。加快合资合作发展步伐,发挥下陈的“产业、品牌、人才”三大优势,利用企业各种对外活动,以各种洽谈会如广交会、商洽会、缝纫机展销会、两大协会对外考察等为纽带,加大“以民引外”、“以外引外”工作力度。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和机制,确保杰克在今年成功上市。

  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加强新品开发、商标注册、名牌申报和认证等工作,不断提高“下陈制造”的知名度。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步伐,引导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市,进一步筹集发展资本。

  转变建设经营理念,大力推进街区提升工程,加快新农村建设

  按照“拉开框架、重心北延、接轨主城区、改造旧城、建设新区”的目标,拓展发展空间,强化集聚和辐射功能,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继续抓好飞跃工业城、纺织基地建设,促进产业、人口集聚。

  加快街道主干道路绿化、干线畅通、桥梁改造等工程建设,完善街区功能,今年计划完成10座民间桥梁建设和集镇主街道损坏路面修复。做好机场路二期拓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继续配合做好市供水二期椒南泵站建设。

  健全街区管理机制,坚持“统一领导、部门负责、各方配合、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创新街区管理手段。充分发挥经济强街优势,加大以工哺农力度,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发展好高优、无公害农产品,建设特色农业基地,规范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通过各种渠道来促进农民增收。

  继续深入开展“十百”工程,分三个片三种形式来推进:在沙北片,借台州市经济开发区东扩契机,对部分已纳入规划的城中村、城郊村在土地统一征用后实行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在水陡片,借飞跃工业城区位优势,以工业化推进农村城市化,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在下陈片,以整治与新建相结合,建设农村新社区。

  共建区域三个文明,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工程,加快构建和谐下陈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为载体,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协调发展好社会各项事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做好农民医保、卫生改厕和农民健康工程工作。继续推进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重建刘洋村高跷表演队伍,完善下陈各村舞龙队建设。加大计生工作力度,重点是遏制计划外生育,着力破解社会抚养费征收难问题。实施依法行政,转变群众婚育观念,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完善村民自治,探索推进社区建设,深化“民主恳谈”等民主实践活动,扩大基层民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街道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治素质。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防线,排摸梳理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妥善及时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对安全生产的依法监管,严格岗位职责和责任追究,全力营造和谐下陈。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