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浙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 我给社区老人当“保姆”
· 薄一波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 要“民主”还要“集中”
· 浙大成立航空航天学院
· 铁路春运,旅客还有“三担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1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访“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课题组组长刘迎秋

本报记者 高海珍 吴建平
  我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展的“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国情调研项目,经过一年半的调查研究,最终形成了包括6个分卷的《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浙江》科研成果。这是省院合作的第一个重大项目。2007年1月19日,在该课题成果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上,本报记者专访了专家组和课题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教授。

  记者:此次国情调研成果以《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为题,请问为什么把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连在一起?

  刘迎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于矛盾凸显期。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意总结和借鉴先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对于实现上述要求,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两次明确指示浙江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历,在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继续走在前列。“春江水暖鸭先知”。浙江市场取向的改革起步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快,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也较早露出端倪。因此,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发展经验,特别是总结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及其取得的成就,不仅是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需要,更是借鉴浙江成功发展经验指导我国发展的需要。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 因此,《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这套书从一开始就是站在中国发展的高度进行的调查与研究,而不是一个就浙江谈浙江的调查研究成果。

  记者: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浙江最具魅力的特征是什么?

  刘迎秋:怎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浙江,人们做了不少尝试。比如,“发展动力来自内部”、“经济立基民营资本”、“主体自觉、求真务实”,等等。但调查表明,这类概括还远远不能从总体上反映和揭示浙江怎样在发展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奋力拼搏,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路,创造了从贫穷落后到富裕和谐的“浙江奇迹”,形成了科学发展的新格局。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研讨,最后一致认为,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如下30个字:“经济民本多元、社会包容有序、文化自强创新、政府服务有为、党建坚强有力”。当然,用这样30个字来概括浙江发展的特征是否恰当,还可进一步讨论。

  记者:浙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但成长中的烦恼也使得浙江人更加冷静地思考自身的发展,所以,很想听听您如何看待浙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刘迎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体经过了四个阶段:1979年至1991年依靠民资民力发展农村工业和城镇小型工业,推动城市工业迅速成长的阶段;1992年至1997年深化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2002年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阶段;2003年开始至今,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总量急剧扩大、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八八战略”、“平安浙江”、 文化大省、“法治浙江”的实施和建设,使浙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发展也面临着两大尖锐挑战:一是产业结构面临大挑战。生产规模偏小,产业层次偏低,自主创新总体偏弱,企业竞争优势过于偏重于低劳动成本和低销售价格等等。所以,浙江产业能否尽快升级,主产业能否尽快转向高附加值领域,就成了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二是经济社会统筹协调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浙江靠全民创业,实现了高就业,靠发挥市县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乡镇的发展。但是高人均收入下的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地区发展仍然不够协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仍时有发生,等等。显然,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仍然是浙江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记者:这次调研是围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浙江”展开的,从这个角度看,浙江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刘迎秋:通过调研,我们总结出了浙江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几条重要经验,如只有尊重规律、因势利导、科学调控,才能达到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只有从群众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力抓法制建设和平安建设,才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只有着力弘扬与促进现代人文精神(如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积极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大融合,才能进一步增强一个省、一个地区的竞争和发展软实力;只有正确处理政府管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才能成功构建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效能政府;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更好地引领和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科学发展。

  记者:对全国来说,浙江的哪些经验更具普遍意义,更值得推广?

  刘迎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近年来,按照“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浙江又取得了许多新鲜经验。我们认为,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区,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均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概括地讲,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立足本地实际,从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要求出发,求真务实,创造性地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是实现本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二是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加强和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管理,是保持和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的重要条件。三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四是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的核心,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是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浙江经验内容丰富,大家可以通过阅读我们刚刚完成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浙江》六卷套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点项目新作来了解。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