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小说做媒 孝女牵线
一个故事催生一座中韩文化园《沈清传》中女主角最有可能的落脚地是沈家门
· 杭州流感样病人增多
· 处方开百元药品
要经患者同意
· 余杭南湖古人类活动
“原生遗址”尚是谜
· 学生返乡高峰 
开行学生专列
· 考生群体开始冷静对待考研
· 瓯海茶山农民成立“艺社”
· 确诊疾病仅20分钟
· 爱心接力让留守学生不孤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小学有“老师妈妈”初中有“老师爸爸”,飘在空中的风筝总有一条牵挂的线——
爱心接力让留守学生不孤单
  本报讯 (记者 高丽敏 萧山区报道组 张德良 通讯员 郭亚萍) “前天是孩子生日,我买了蛋糕却没找着他,急坏了!”“我陪他一起和同学搞活动,还给家里搞了卫生。”……不知情者会以为这是孩子爸妈的对话,其实,这是两位老师在交流留守学生小强(化名)的情况。从小学时的“老师妈妈”,到现在初中的“老师爸爸”,对小强的爱心接力棒未曾中断。在杭州萧山区河庄镇,通过“老师家长”,不少这样的留守孩子得到了关怀。

  小强是不幸的,妈妈离家出走,爸爸长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早已过世。过早失去亲情的他日益孤僻、倔强。

  新围中心小学的庄水娟老师最早注意到这个头发乱蓬蓬的男孩,并主动当起他的“老师妈妈”。从此,小强这只几乎要飘落的风筝多了条牵挂的线:周末老师带他回家吃睡,和自己的孩子玩成一片;节日里带他野餐、逛书店……真情融解了坚冰,孩子变得开朗、友善。

  小强毕业后升入新围初中,沈尔金老师小学及时充当起“老师爸爸”。注意到孩子强烈的自尊心,沈老师特意召开主题班会,做好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他还撸起袖子教小强炒蛋,鼓励他培养独立能力。“老师爸爸”和“老师妈妈”经常碰头,交流孩子情况。

  爱心接力惠及的孩子不止小强一个。河庄镇共有71名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学生,其中不少是单亲家庭孩子。由于亲情缺失,他们的心理出现孤僻、自闭等倾向。从2006年3月起,全镇6所学校从新围中心小学试点开始,展开“老师妈妈”活动,老师与留守孩子长期结对,当起临时家长。

  新围中心小学有一间特殊的活动室“阳光小屋”,它是“老师家长”和留守学生的常驻地。这里有热线电话,有锅碗炉灶,有电脑、书籍。在这里,孩子们给远方的亲人打长途,倾诉心中的思念;和“老师妈妈”们一起,烹制美味菜肴;在老师指导下上网冲浪……爱心接力中,孩子们悄悄在变化,笑声多了,泪水少了。

  据了解,今后河庄镇还将在全镇推广爱心接力,寒假将成立“阳光假日学校”,让退休老教师等加入关心留守学生的队伍。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