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余智骁,1981年出生在开化县池淮镇里洪村。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2002年毕业后到新华社国际部工作,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去年6月,被选派到全球新闻焦点之一的阿富汗任新华社喀布尔分社记者,开始为自己的新闻理想而追逐……
今年元旦前夕,余智骁从阿富汗邻国巴基斯坦乘机回到祖国,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年休假。笔者获得他回到家乡的消息后,就前往开化县池淮镇里洪村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访谈。
最欣慰的:父母支持我当战地记者
“我当战地记者,说父母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好多了!”余智骁是个孝子,在没有去阿富汗之前,就先与父母探底:如果社里安排我去战地采访行不?父亲余建军是村主任,听到儿子在电话中的话语,只是觉得来得太突然了。父亲是最理解儿子的,他深深地知道,作为孩子的选择,不仅要支持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他。
去年6月,余智骁带着神圣的使命和家人的嘱咐,踏上了阿富汗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的支持和牵念,让自己在他乡养成了认真、大气、谨慎、不言苦的工作作风。”余智骁说,自己所在的新华社喀布尔分社,院子周围是近3米高的围墙,墙上堆着带利刺的铁丝网。有数名保安,端着冲锋枪24小时值班。给父母打电话,和国内朋友网上聊天,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这边的安全状况。虽然喀布尔偶尔会有冲突和自杀式炸弹袭击,但总体而言,这里的安全状况还是不错。因为喀布尔是卡尔扎伊政府和西方军队重点保障的地区。街上到处是穿着灰制服、端着冲锋枪的警察,有时还能看到身着迷彩服、背着一大堆装备的外国大兵,当地社会治安总体上良好。
“开化人都能够吃苦,尽管那边生活条件较差,自己很快就适应了,家里人不用为我担心。”余智骁介绍,在阿半年时间里他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和工作,体重增加了,这次回乡探亲,家里人看到也放心多了。
最骄傲的: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
新华社是驻阿富汗唯一的国内新闻媒体,有两名记者和7名工作人员。国内有关阿富汗的新闻均由余智骁与同事张海波发出。去年6月3日,余智骁来到这个曾饱受战火蹂躏、现又冲突不断的国家。对记者而言,这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卡尔扎伊来中国访问前,接受过我专门采访,还很乐意地与我合影呢!”余智骁说。在阿富汗有路透社、美联社等诸多知名外国媒体,虽然他与同事所从事的新闻工作是以文字与图片为主,但许多国外媒体常常与他们俩合作,一些电视记者经常要他们帮助提供文字或者翻译之类的工作。除发回国内的报道外,还有不少稿子在阿主要媒体上发表,有的还上了头版头条。阿富汗的国语叫达利语,余智骁学的是英语,好在阿富汗一些高官英语相当不错,他们很多在西方留过学,采访他们时就用英语。
“我来自中国!”半年时间,余智骁到过总统府至少有10次以上,不少去阿富汗访问的西方国家主要政员都接受过他的采访,让余智骁与同事张海波自豪的是,阿富汗的新闻官对他们已很熟悉了。作为中国新华社的记者,余智骁与同事的工作已得到认可,并在阿富汗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官就点名要来自中国新华社的小伙子提问。
最烦恼的:没有大新闻事件发生
作为一名记者,最烦恼的就是没有大新闻发生,战地记者更是如此。“平时忙得吃饭都没时间,有时空下来也会很烦恼!”
余智骁介绍,在阿富汗的日子里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一般情况下,平均每天都要写1.5篇稿子发回国内,还有2篇英文稿和图片,加起来一个月至少要发100余篇稿子。但一空下来,他与同事就很烦。每到这个时候,他与同事就会在房间里看看电视,通过手提电脑与国内的朋友聊聊天。电视能收到中央一台、湖南卫视等国内频道,及两三个外国新闻频道。只是这里的电资源缺乏,一般两天供应5个小时的电,好在分社购置了发电机,有时只好自己发电。“这是从阿富汗带回国内维修的发电机零件,在那边修不起来!”说起这,余智骁感触特别深,他拿起一个发电机的部件介绍,当地的维修技术水平很低,只好不远万里从阿带到国内修理。因是金属品,登机时还不让带,只好空运过来。
最难忘的:一双双渴望幸福的目光
由于战争,阿富汗的经济社会发展可想而知,在阿富汗处处可以看到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的累累伤痕。余智骁说,回到祖国,回到家乡,处处感受到的是稳定和谐、勃勃生机和兴旺发达,与阿富汗人民相比,我们太幸福了!
余智骁介绍,当地群众一般人每月可以挣到50美元到100美元,由于当地物资均从中国和巴基斯坦等地进口,物价特别高,在餐馆烧一个茄子要5美元。因为饮食习惯,一般情况下吃的是他们自己做的。受战争影响,那里水被污染了,他们做饭、做菜都用矿泉水。
阿富汗贫富分化特别明显。稍有空闲,余智骁常会深入到平民区去,与当地群众交流,结交了不少朋友。“最让我难忘的是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目光!”余智骁说,每次见到当地无力接受教育的孩子,看到因贫困落后看不起病、看不好病的当地群众,内心都不会平静。在喀布尔分社工作的7名当地雇员都曾经参战过,工资待遇与国内相比虽不高,但他们觉得很不错,工作也很负责。每当我向他们说起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时,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