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象山渔民忙着办“春晚”
· 老少乐融融
· 《印象浙江》受好评
· 牙该怎么刷  专家在“打架”
· 我省十万学子走近高雅艺术
· 这些食物别贪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辛勤劳作了一年的渔民开始
筹划过个开心年了——

象山渔民忙着办“春晚”
  本报象山1月17日电(记者 吴晓鹏 象山县报道组 孙建军 吴丹红)在一阵阵击鼓、鸣锣、奏乐和起航号子声中,一群渔姑身着鱼鳞服,手擎鱼灯,以粗犷奔放的舞姿逆流搏进……昨天,在象山石浦渔村举行的“渔家乐迎春大联欢”节目彩排现场上,渔民们一边欣赏表演一边啧啧称赞。

  “这些年来电视里的晚会看多了,今年想换一换味儿,自己搞个春节晚会。没想到就这么一发动,大伙儿参加的热情竟然会如此高涨,真够热闹的。”渔村民间老艺人龚世全对笔者说。

  时下已临近春节,以“渔家乐”为特色的文艺演出排练在象山农村很多。象山的渔民晚会地方特色浓郁,在村民们的演绎下,说书、走书、乱弹、马灯调等传统表演艺术重焕生机。靠海吃海的鸭屿农民还把一些劳动场景搬到了舞台上,情景剧《海涂经》中,有的拿着铲子铲蛏子,有的捏着锄头在海涂上捉跳鱼,还有的骑着“海马” 撮泥螺……沿海村民勤劳致富的劳动场面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石浦渔家号子声音高亢、亮丽,韵味浓,是渔家人闯海斗浪的“生命进行曲”。在延昌渔村的一台晚会上,渔老大赵汉文领队的演出团队身穿传统的渔家服饰,喊出雄浑、激越、粗犷的渔家号子,再现了渔家儿女祖辈耕海牧渔的劳动场景,逼真地演绎了渔民们的勇敢和豪迈,展示出渔港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那情趣宛如一曲飘着海腥味的渔家“信天游”。

  农家春节晚会像一块磁石,吸引了农民群众。横里村准备的一台晚会,演员近10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才7岁。合唱节目《夕阳红》的20名演员全是老人,村民张秀建70多岁的父母携手上台,蹲坐在一边看排练的孩子们手都拍红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