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当选院士公认度将进一步提高
●更关注重大创新型成果的贡献
●进一步加强学风道德考察
●公示时间从过去的两个星期延长到一个月,逾期投诉一概不受理
本报讯 (记者 陈燮衡 嵇哲)中国工程院2007年院士增选工作倍受社会关注。12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就公开公正、学风道德、高龄院士等热点问题,接受了本报专访。
中国工程院2007年院士增选从1月1日正式启动。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的增选规定作了重大修改,工程院主席团根据候选人实际情况,原则同意将当选票数由“二分之一通过”修改为“三分之二(含)通过”,新当选院士的公认度将有进一步提高。目前,工程院共有698名院士。本年度增选名额为60名,与2005年一致。
潘云鹤说,中国工程院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工程院一贯注重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在今年的增选工作中,工程院将更加关注候选人在重大创新型成果方面的贡献。
院士增选意义重大。为更好地接受社会对候选人材料真实性的监督,工程院制订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公示时间从过去的两个星期延长到一个月;对于未按规定进行公示和反馈公示情况的,规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为保证各学部有足够的调查核实时间,今年的投诉截止时间严格规定在2007年8月15日,超过该日期的投诉一概不予受理。
要“攻关”而不要“公关”。今年的增选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对候选人学风道德状况的考察。潘云鹤强调,工程院十分重视候选人的学风道德问题。过去在增选工作中,曾有候选人因为拉票等不当举动,被取消候选资格。“那些有志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年轻科学家们,应该把心思放到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努力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上来。搞所谓的‘公关’,不仅没好处,反而会给自己造成麻烦。”潘云鹤告诫道。(下转第九版)
(上接第一版)
针对院士“年轻化”,工程院已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要求提名院士候选人有三分之一应在60岁之内。在这些政策影响下,工程院出现了一大批年轻院士。潘云鹤认为,工程科学具有实践性和学科综合性两个特点,需要时间积累和检验,因此院士年龄较大属正常现象,院士年轻化将是长期目标。
按照工作进度安排,今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到4月30日提名和遴选工作结束,5月通过媒体公布有效候选人名单,6月下旬进行第一轮会议评审,10月下旬进行第二轮评审会议和选举,12月公布选举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