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光明是可以传递的
· 土地管理要做到
“稳定提高统筹”
· 民企董事长跨企业任党委书记
· 今年首次自考周末开考
· 平平安安回家 开开心心留守
· 我们这儿,也许有适合你的岗位
· 技术创新引领工业经济增长
· 农民带薪免费学技能
· 杭金衢高速塌方路段
今可通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光明是可以传递的
梁 仁
  这是一个“暖冬”,温暖来自人间。元旦期间,盲人施奇强捐献眼角膜,给他人带来光明,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浙江人。盲人活体捐献眼角膜,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就在1月9日,这一感人事迹搬上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

  一个盲人,能给别人带来光明,这是一个奇迹。施奇强,余杭的一位普通农民,让金华两岁小女孩苗苗重见光明,这一奇迹既来自现代医学技术,更来自一颗善良的心。从施奇强决定捐献角膜,到推进手术台,再到小女孩手术成功,短短9天时间,将两个陌生人紧紧相连,并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一平凡人的高尚之举,折射的是人格情操,闪耀的是道德光芒。

  光明是可以传递的。从一个正常人到盲人,施奇强倍感光明的可贵。施奇强的眼睛依然是“光明”的,只是这一光明通过他人在延续。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一“角膜之歌”正在继续传唱。1月10日,《钱江晚报》的一条新闻说,杭州一位78岁的老人洪汉章走了,但他想把光明留在人间,最终女儿代父亲填写了角膜捐献志愿书。这样的“角膜之歌”,不仅成为一种医学现象,也正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目前,我省有各类残疾人311万多人,其中视力残疾人42.3万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有更多的人站在“传递光明”的队伍中。

  温暖是可以循环的。从潘尚玉到施奇强再到洪汉章,将光明长留人间,每一次角膜捐献,都是一次感动,都是一种温暖。温暖是一种可以循环的力量。你我只要有一份爱心,哪怕是给露宿街头者一床棉被,给老弱病残孕者让个座,甚至是一声问候,都会产生一种温暖。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不是“孤岛”,被别人关爱,再去关爱他人。正是这种爱心“接力”,道德传导,产生一种“岛链效应”,使温暖在我们身边生生不息。每一次爱心的闪现,每一次温暖的包围,都让我们有着春天般的感受。

  人人都是“发光体”,人人都是“和谐源”。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一种友好互助的共生的人际关系。我们每一个人观念有不同,见识有深浅,能力有高低,贡献有大小,但作为社会的构成因子,在现实生活中,多一分爱心,多一分责任,多一分奉献,社会就增添一分和谐。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一如花放四季,让我们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与世间的真情,仿佛夏日的清风,恰似冬天的薪火,让人倍添信心,扬起生活的风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